生死之外无大事
发布日期: 2025-09-23
个体是社会的一个节点,在不同的生态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所有人都是同行,在人生疾苦中努力的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
人类有不少需要共同面对的敌人,比如气候、环保、疾病等,所有人都知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是最有效的应对,但就是免不了大敌当前、扯皮诿过的恶习,就像几千年来每一次危机时的反应一样,我们最终会胜利,但却总是在巨大的牺牲之后,牺牲就是信任构建的代价,血淋淋的事实才有可能打掉固有的认知桎梏。
千年以降,从未变过。
终究会胜利的,可那些代价想必不会很情愿,为什么一定得有牺牲呢?
这是人性,是每个个体为自己利益最大化博弈出来的状态,信任的构建本就是需要很大代价的事。
我是见过黑暗的,所以会有看似矛盾其实一体两面的思维形态,一方面极其珍惜拥有的一切,另一方面又对这世界保持着一丝冷酷和刻意的疏离。亲者被我定义为已经构建信任基础的关系,是我待人处事的标准,对亲者投注最大的诚意和关注,非亲者当然就只能是非常有限的时间精力关注。
因为,只有经历过真正的黑暗、污秽、尔虞我诈、恶毒、还有死亡挣扎,才会明白一切都是虚妄,活下去是唯一的事。
Survive,It only matters。
“经历了一切苦难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勇气”,不,经历一切苦难依然热爱的是自己的亲者,面对生活的时候,是永远不会有绝望之类的情绪。
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如果死了,那当然也不必谈绝望。
我每天的时间精力投入主要是自己、亲友、以及国际宏观类,自己是健康和成长,亲友是社会关系,而国际宏观类听着挺大,但却是是我钱的走向,是我的主要工作。
看,每一项都与我有关,有人觉得这是自私,我觉得这是热爱生活。
创业是挑人的,极少数人有适合创业的基因。创业这事需要心中有火,且怎么都灭不了,就是在燃烧自己照亮社会的,创业的路上一路坎坷、一路磨难,财富、名利等不过是达到一定阶段的附加品而已,而很多人创业却是以赚钱为目的的,这是把因果搞反了。
过舒适的生活是打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和自然分配已经昭示了背后的逻辑,技能单一,不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前途清晰可见,雕琢技能打熬资历,十几年做个管理高管,买几套房子,闲暇旅游度假,不知道多舒服,这也是大中小城市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而创业的,不管企业大小,先是养活员工,给社会做贡献,承担巨大压力,昼夜颠倒,饮食不节,得到什么?且不说能不能挣到钱,一身毛病是跑不了的,创业,本就不是符合人性的正常选择。
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世界经济下行,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体制能够指望,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而目前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活着。企业的困境在于无法搞到钱,正常的银行贷款没有,死因最大的就是资金断裂,这种情况我的建议很肯定也很坚决:离场,把企业关掉扔掉。很多企业主心疼多年的心血和前期投入的资本、购买的设备、跟随多年的员工,希望这东西是活着的驱动,但这个时候却是越陷越深的恶魔,果断止损,尤其是不要借高利贷。
借贷苦撑,死亡倒计时。
很多人心中有坚持,有属于自己的信念和荣誉,但,生死面前,都是狗屁,没什么比活着更重要,该关停关停,该跑路跑路。
事实上,接下来两年,只要不下牌桌,就能自动胜出。
资源配置永远围绕生死做计算,除此之外,全是虚妄。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