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选择
发布日期: 2025-09-19
每个人都是过往所有经历的集合,而经历是个体与外界的互动博弈,也就是说我们遇到的那部分外界以及我们做出的应对共同塑造了我们自己,外界是个相对客观的存在,不管我们的喜好爱憎,它就在那里,参与塑造我们的存在。
我们想要做独立的个体,想要自由,这可能是最宏大甚至最狂妄的愿景,只有相对的独立和自由,我们拼尽全力可能也就是有相对大一点的独立和自由空间而已,因为没人可以脱离外界而存在。
我有我的价值和主张,有偏爱和厌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立场,那我们就不会被憎恶的东西影响吗?想要规避就避得了吗?所有的信息和价值共同构建了我们存在的环境,身在其中,会可以抓取价值认同的信息,但并不代表对立方信息就不起作用,甚至是有对立才有存在的必要。
我们能做的是做出选择,并把时间注意力投注进去不断强化,选择必有舍弃,而舍弃的会成为对立的存在。
比如,当我们开始自立的一刻,生存的意识才算真正觉醒,走出父母的保护,直面真实世界的风雨,责任也随之而来;而孩子出生的一刻,传承的意识觉醒,这世上并不仅仅是赚钱,还有超脱生存的、值得在儿孙前讲述的、有意义的事要做。
就像初入社会的手足无措、甚至会被教训的鼻青脸肿,初为人父母的角色转变,也伴随着巨大的不适应和兵荒马乱。女士产后多少都会有些抑郁,同样的角色转变女士因为生养哺乳无法逃避,男士面对角色转变本能的会逃离,宁愿做平时劳累但至少熟悉的工作,并拿出养家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一个孩子的出生伴随着整个家庭的转向,导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夫妻作为共同体一起完成转变的,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好,就像经受了洗礼;如果本能的逃离,那么问题会越积越深,直至不可解决,多少婚姻的不幸,其实早在孩子出生的那刻就以埋下伏笔。
我至今最英明没有之一的决定就是在产房抱着孩子选择当职业奶爸陪她娘儿两,虽然一开始孩子万千宠爱、我是神憎鬼厌的角色,但就是秉持我们夫妻作为共同体一起承担所有的角色和责任,促使了我们每天的沟通,并养成了习惯,不得不说,这每天一个小时的充分沟通,是我们夫妻和谐的第一诀窍,即便是那段情绪最为烦躁的日子,因为孩子,我们也可以压下情绪,平和交流,绝不在孩子面前高声爆语,然后衍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都是沟通第一。
要知道,生活就是琐碎点滴,选择了共同体,就会以夫妻双方共同做决定,就会选择凡事沟通,甚至已经上升到生活的仪式,当然就不会太情绪化。
人生是个体和外界的互动博弈,也是个体存在的价值,所以基本上就是不断面对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解决是个体做出来的选择,逃避本身也是选择,不同的方式相当于选择了不同的路。
东京到京都的路上,与朋友们聊到共同体是承载财富的根基。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