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是不是真的,一验便知

发布日期: 2025-09-15

前两天写了一篇抓住主线即金钱流向解决问题的文章,确实是我这么多年行动的思维纲领,也算是知行合一做出了一些成绩,有成绩以及成绩的大小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思维模型在现实中的有效性。

我认为人作为群居动物,人生的意义本质是社交,或者说是社会对你留在其中印迹的认可度。

是骡子是马,得有社会的认可,不是自己空口白牙说就行的,成绩是最直接、清晰的信用,也是人和人之间构建链接的高效媒介。如果个体说自己在某领域有建树,那么必然是在与建树匹配的生态位上,即便是因为际遇、运气等有偏差,也不会太离谱,能够调动生态位该有的资源。

这两天刚讲完去日本之前的先导课,讲学是很好的压力测试,讲的过程中就是接受在场所有人的检视,认知维度,知识密度,经验精度全方位都要交付到位,任何一个层面都会严重影响观感和体验,在场的全是各行业的翘楚,讲的是真东西,会得到认可形成正向反馈,相当于给我加了信用杠杆,所以我是非常支持鼓励听完我讲回去发动关系来验证的,验证完觉得可以马上行动。

几乎所有人肯定都会有讲故事的成分,讲故事本身就相当于加杠杆,也是博弈策略很重要的部分,这个很正常,但要看后续的履行程度,有的人无法调动与之标榜的资源,而且差距还不小,那么就肯定是吹牛吹成了骗局,这就要远离。

我们遇事遇人就是处理信息,虚虚实实,如何在诸多信息和人当中识别出真实的,既不会错失有合作机会的,也不会被虚假信息蒙蔽,考验的是自己的判断能力。我个人处世,有个标准是先释放诚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吸引回来机会,同样满腔诚意的和心怀欺诈的人都会有,然后在投注更多资源推进下一步之前,提一个与其标榜的生态位符合的要求,如果真实的,那么基本就是举手之劳,但如果是骗子则根本无法调动资源,就这么一试便知。同样的,诚意之人加注,欺骗的人果断远离,这样慢慢就能筛选出志趣相投、资源相当的同类。还有少数人能调动生态位之上的资源,那是人家加了杠杆,且有能力把杠杆应用的极好,还不会反噬自身,这种属于人杰,要加大相处时间和注意力的投注。

以我们每个人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核心的就是选择投注方向,择时、择人、择信息,高效一分,则人生的质量就加大一分。

社会共有70多亿人,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是自我所有经历的集合,那么就有70多亿关于世界不同的认知,但这70亿是世界的全部吗?很明显不是。

我总结出以“钱”为主线理解世界,是我自己的经历和金融背景决定,我在以“钱”理解世界上有深刻领悟,那么我就得到与深刻程度匹配的回报,每个人其实都有属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并获得自己的回报,所以一个人厉害与否、境界高低,本质是自己认知与真实世界的契合度。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强调自己所学领域的重要性,我说有史以来组织和国家比拼的根本就是金融,数学家说数学是万物根基,物理学家说物理是自然科学的王冠,政治家说政治是管理人的第一等学问,量子力学说宇宙起源的底层就是波粒二象性,“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诸如此类,你绝对不能说错,也正说明了每一科领域都是理解世界的好工具,但也仅是其中的一种工具,所有学科、所有知识加在一起都不能说这就是整个世界。

世界不会以任何一个物种、即便是人类而改变自己的规则,我们人类作为物种最重要的是生存,以及生存之上的“意义”,再到我们每个个体,最重要的是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让自己的认知边界与真实世界更加契合,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的了解各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每一个领域都很重要,每一份知识都是更接近真实的一部分,我们的意义就是一丝一丝的让自己更加真实,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