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时间利用率是生命契约

发布日期: 2025-09-04

世界的本质是概率。

每个人都是过往所有经历的集合,经历是个体与外界的互动博弈,每一刻其实都在做选择,而我们的际遇就是纯随机的命运安排,没有人会知道未来会遇上什么人、碰上什么事,唯一有点掌控的是自己的认知和学识,遇事可以更理智一点、思虑更长远一些,在不确定中积攒些确定的优势,以期在某一刻能有复利效应。

一个人如果有了愿景、确定了目标,那么理论上是有一条能耗最少的路径,只不过没人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只能是不停的尝试,就像爱迪生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才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钨,运气特别好的很短时间就找到了正确的途径,运气不好的可能一辈子也找不到,大多数普通人有不好不坏的运气,持续投入尝试一段时间后,总能有可见的进步,然后总结出来一些方法论,可以走得更快一些。

所以高人高在可以洞察本质,而境界就是:利用时间的效率。

以简单粗暴点的金钱来解释,大多人付出劳动创造价值,假设5年可以挣到100万,有的人需要7-8年才能挣到,也有很多一辈子也挣不到,但有些人能在三年就挣到(比如互联网大潮下程序员整个行业),更有人在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就挣到,何校长仅用21天就搞到一个小目标,这就是时间的利用效率。

能够提升时间效率的因素无非就是:运气、趋势、做老大、以及跟个好老大、抱条好大腿,每一个因素都有自己的属性和质量,自身得有足够的体系和能力接得住,否则会有很大概率被反噬,所谓“德不配位”就是能力驾驭不住更多的资源。

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更要看历史进程。

从时间利用率上深入思考就会更理解为什么选择远比努力重要,因为选择选的是更高维度的东西,但你仔细想想可能会有些头皮发凉,整个社会、文化、教育、意识等全部都是关于努力、勤奋、拼搏、靠自己的无限拔高,我不是说这些不应该,这些是根基,但无限拔高意味着更重要维度的缺失,大部分人陷入到努力不过时间利用率低的自我感动中,根本不知道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大价值。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思考怎么把时间注意力投注到运气、趋势以及做老大、或者跟个好老大上。

几千年来,仅从大规模组织人口基数上,为什么中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统一的政治组织模式、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上升通道给了民众无穷的希望,世世代代都在用命维护这条上升通道,每个人的时间投注非常明确,君王是最后的买家,也是最大的且是唯一的出路。

如今的时代,组织形式虽然千差地别,但人类发展的本质无非就两条:提升生产效率和更大规模的协作,科技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协作方式,文化在新时代提供了新的共识,也随之有了新的组织方式,那么我们时间利用率的终极归属在哪里?

围绕效率和组织,科技(能量和信息角度)、文化(人心和人性角度)和金融(金钱角度),这些地方有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买方市场浩若星海。每个人被外界的际遇和自身的选择共同塑造,所以人这一辈子本质上就是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大脑怎么吸收、沉淀、发酵、输出很大程度是个黑盒,但我们可以学多领域的知识、见多领域的牛人,这样在遇事的时候就会有多维多元的视角,提升在单位时间内更快找到解决方法的概率。

我们无法掌控随机和概率,不知道自己的际遇,却可以掌控自己时间资源的投注方向,一方面主动营造有利于成长的输入环境,比如选择读的书、接触的人;另一方面多经历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水平,见识的多了,自然就能练就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