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淬炼个体领导力?
发布日期: 2025-07-17
领导力在商业社会中的作用自然是无可估量,但受传统文化温良恭俭让的影响,很多人都不习惯迈出这一步来训练自己的领导力,当然,现实中连一个可以拼尽全力受训变成强兵的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自己带兵上阵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必备的品性、素质有不少,1、肯担当,是不是有事到临头、尤其是压力临身的时候一肩承担的勇气,光是这一条就能刷掉很多人,尤其是我国教育和文化相当习惯被领导,还秉持“枪打出头鸟”的处事态度;
2、有气度,视野高远、胸襟旷达,气度恢弘才能啸聚精英共成大事,领导气质就是指让人信服、值得追随的魅力,器量狭小必败无疑;
3、通人性,人欲即天理,但每个人生而不同,每个人欲当然也不一样,有的爱财就谈利,有的爱名就给足荣誉,有的重情就道义当先,那些认为“一碗水端平”或是“给钱就行”的做法基本都是读傻了的书呆子;
4、善通达,人至察则无徒,有气度又通人性,就不会有道德洁癖或是非黑即白的臆想,容得下瑕疵,注重在闪光的地方,给持不同意见的人打造自由生长的环境
成功的领导者各有秘诀,但这是必需的四种素质,缺乏任何一种都无法走的长远,其他还要求领导者有阅历,最好是经历过起伏,这样才会更加从容的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所谓领导落到执行层面,有两个核心能力:一是把握战略,其实就是看得清方向;第二就是调兵遣将的能力,说到底就是配置资源。
而所谓竞争,不管是军事层面还是商业层面,亦或是个人成长方面,就是对核心资源的争夺。
公元528年,北魏内乱,梁武帝派陈庆之领7000余众北伐,拉开军事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传奇大戏,7000将士转战千里,“历47战,攻32城,所在皆克,孤军直入洛阳城”,陈庆之就是这么用赫赫功勋打下自己“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无上威名,并让后世卓越领导人教员读《陈庆之传》都忍不住叹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教员当年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以及朱老总提出的游击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都反应出最最重要的两点:快、以及集中有生力量扩大战果!
游击战的精髓就是用某一点的绝对配置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对手,然后扩大战果。真实的商业竞争就是这么残酷,通常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合理配置资源,无异于放一只小绵羊到野兽横行的丛林中,绝对会被吃的渣都不剩。
我从小到大没有打过工,都习惯独来独往,这种情况下,自律和绝对的执行力就是战场上游刃有余的利器,后来有了妻子,共床共枕、朝夕相处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磨合成功、有如一体,用在游击战上通常都是夫妻联手单点突破,未有败绩。经过去年一年的积累、探寻,瑚琏少年营造倡导的就是领导力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朝夕相处、打造共同进步的环境,彼此深入了解,通过做事形成默契。不管生活还是商业,大小事务都被当作是独立的项目,每位伙伴都根据自己的优势、长处、兴趣有当领导的机会,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负责的事务中学习、打磨领导力,主要就是这个资源调配能力,其实会计、成本、金融等不就是关于资源核算、效益最大化的学问吗?只有学会分析事态,然后调配绝对资源打突击战,才有资格成为领导。
我们看看共和国所有能打的将军都是从小做起,排长、连长,因为从最小的作战单位开始,要对每个士兵、每种武器、装备的配给和意义,做最细微精准的安排,比方说林帅、徐帅、刘帅都是当世一等一的翘楚,粟裕大将更是以精准计算著称。而当政委、参谋、秘书出身的,从上往下,见过大场面,但没有底层的指挥经验,没有在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中,带着自己同吃同住练出来的兵冲锋陷阵,直面生死,这样的高端人才对战争情况的真实把握,其实是缺乏精确估算的,这也是为什么陈毅、邓公并不以实战见长,但是,大仗很快会从游击战变成集团军对垒,这个时候,要比谁是战略家。
谁能看穿整个战争的走向、格局,以及影响战争明里暗里的时势,驾驭军容、军心,吸引搞政治的精英周总理、邓公、聂帅、陈帅,搞军事的林帅、徐帅、刘帅、粟裕将军等在自己阵营,建立绝对配置优势,用配置优势去左右整场大战的走向,千古之下,舍教员其谁?!
对我们这些不甘平庸、想要做些事的人来说,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清单是:审视自己的愿景是不是符合趋势,这是战略层面,还要审视当下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优于周边竞争环境。
所以,做大事,是不是蓝海,只有汪洋的广阔,才能孕育真龙,但必须得越过无数龙门,会有鲤鱼成龙,但更多的一定是舍身成仁的失败者,要做好一往无回的决心,而作为领导者,合作是相互成就,保持谦逊,时刻怀有成就他人之心,把化龙的变成自己兄弟。
人性从基因上来讲,其实是希望有所依靠的,总想着自己的会掉入别人的算计,想着成就更多人的,才会成为领导。
王者之风,一身担责、气度宏阔、甘于处下、通达权变、成就他人,如此而已。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