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在新时代里构建自己的生存哲学

发布日期: 2025-07-02

罗素曾说过:“大多数人宁肯去死也不愿思考。许多人确实是这样死的。”

我特别喜欢向各领域的高人请教,享受于密集的智慧刷新认知的感觉,仔细想来,嗜好读书多半就是植根于这种认知提升的快感。每一位精英大牛都有他自己的生存哲学,这是他/她的心智、技能、学识、品位和智慧的综合表达,每个人的成长背景、阅历不同,每一个精英都是在自己的经历中修成某种境界,所以两个成功者之间也不可能有一样的生存哲学,而普罗大众却热衷于研究成功者的套路,他们深信某种可以让自己一夜暴富的秘诀,要么没有属于自己的生存哲学,要么完全相信别人的生存哲学,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

我们说人生其实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累积叠加的,在需要做抉择的时候,不管是选择还是放弃,观望还是行动,牛人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来源于他对世界运行机制的看法,这就是他的生存哲学。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我们该怎么样达到传说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是哲学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与这个世界契合。

对整个社会的理解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甚至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

这套系统就是生存哲学,会指引我们做出合适的选择并采取行动。

现实中,每个人都可能煞有其事的说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只要你是人,只要在这世上生存,就不可能没有生存哲学,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受某个人的理念影响,有的人会有意识地选择接受特定某个人的系统,比方说某个先贤伟人,这是有效的进阶路径,还有极少数的人会发展出自己的思想系统,最终开山立牌,成立一代宗师。

做投资也是一样,每个投资者都希望有这样一套系统。你交易的不是市场,而是有关市场的理念。如果没有投资系统作为理论准则,那么当然只能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市场上总是有大批量的韭菜,他们都是宁肯死也不愿意思考的。大多数所谓投资者、其实是赌徒都有一大堆从各种途径中吸收来的乱七八糟甚至常常相互矛盾的理念。

遇上经济好的时候,还经常以为自己已经是职业的资本玩家,到处宣扬股市从长期来看总是上扬的,被快速致富的贪婪把持,在短暂微跌、调整的时候买入,最终被挂在了半山腰,这就是不经市场洗礼、缺乏财商训练的“投资者”。

不仅是热衷投资的普罗大众,甚至是很多投资者、分析家、顾问和基金经理笃行经济到了顶点一定是要跌下来的,首先这需要定义什么是“顶点”,谁也不知道,事实上人类科技发展至今,经济所能达到的高点已经被指数级提升,市值不断再刷新高;其次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世界顶级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显然就是这一点的拥趸,他们都热爱思考、经年累月的发展出他们自己的投资哲学,系统一旦成立,就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来干扰成长,也不会跟风而变的,还要带大家一起免受无休止的市场情绪躁动的影响。

这些投资大师们早先也有自己的切入点,有意识地仿效偶像身上的的生存哲学,比如早年巴菲特仿效格雷厄姆,索罗斯是卡尔波普尔的拥趸,进而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哲学,他们就像行军打仗、带领麾下的兵将,完全自主的作出每一个决定,进退之间,胸中自有丘壑。

善用时间,博采众人之长,尽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系统,才是事半功倍的事。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