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与战友书

发布日期: 2025-06-27

其实已经写完一篇了,临了一口胸中意气不吐不快,开始写这篇,可能会辞锋激烈,刺痛眼球情绪,不过我这人一生遵从心意,只求一个“真”字,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就连写本书,为了通俗好读,一共四万字,有读者评论说:“这本书干到什么程度,让GPT提炼精华,结果提炼出来就两万多字”。

前段时间在冥冥中受到启示,上周为有缘人讲了什么是修行、为什么玄学一点都不玄,我作为修行人敬畏天道、深知因果,第一次在五台山之外正式弘法,但不知谁会习练上身、会触发何种因果,一饮一啄,且随他去。

世间事就是这样,关窍一点就明,用心习练,终有所成,怕就怕被蒙上眼罩、封印在某种简单认知中。

只不过很多人因为被蒙眼太久,乍见光亮会本能的闪躲、逃避、甚至害怕,有多少珍宝是因为认知不够被弃如敝履的。

我反复强调一条核心:资源利用率,国家民族、组织个人,千章万句、不离此条,利用率公式:运气时势出身个人努力,努力要努力在顺应趋势、叠加运气上,只是相当多的人在个人努力这个层面做的都远远不够。

想要出头、赶超,那必然是要尽可能把更多时间经历投注在自身成长上,仅仅是“上量”这一条,自问做到什么程度,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之外,能不能把几乎所有时间投注在自修实践上?

就以我自己为一条标准线,要超过我必然要付出多过我的时间成本,在自我成长上投注的时间比我多,才有超过我的可能,然后等待属于自己的运气、时势、以及我自己犯错,一举赶超,是这么个道理吧,我自己这么多年就是这么攀升的,如今也是这么稳步前行的,这就是个人努力层面,至于此生能到什么程度,交给运气。

我13岁出道,在学校期间还多少受学校规矩的约束,高考后到了北京,生命力得到彻底释放,每天吃饭睡觉可能最多5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几乎都投在走街串巷了解行情、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拓展渠道、还有读书,这种生活状态从01年持续到07年、从北京到山西河北、从国内到国外,07年搬到了学校周围,开始昏天黑地的读书,每天平均18小时。

12年认识我家领导很快成为共同体,每天的时间精力大量的分到了另一半身上,再后来有了儿子,又分薄了一部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家庭和我是一体,维护基本盘牢不可破,每天投在自己和共同体上的时间也差不多是18小时。

再后来年岁渐长,精力大不如前,睡眠时间到了六小时左右,还偶尔睡到十来个小时,每天投注在自己和共同体上的时间平均在15小时,每天的节奏也想白水一样无聊、千篇一律,但正是这日复一日构建了坚不可摧的护城河。跨年时候在五台山十一天,我每天睡4个半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精神健旺的、不停的宣讲,还有读书以及修行的日课,很多伙伴就是那次近距离亲眼所见并惊叹不已,惊叹恰恰是原因,以我为标准往上的人,都是这么一个自然而然的生活节奏。

最大的认知差距就是:你以为已经很努力了,甚至会感动自己,进而有了“我这么努力就应该拥有更多”之类的念头,但实际上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这世界的真实其实也是这么无聊但残酷,需要积累足够的量才能形成突破,即便因为运气加持拥有更多资源,但资源自带重量,如果认知和技能包不足以支撑,则会形成反噬,如果觉得这样的生活和付出自己做不到,那就调整一下自己的欲望也可以。

人世间的悲苦本质上都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不匹配。

如果身体条件客观上跟不上,没问题,调整欲望,一点点来;如果觉得这样的生活枯燥乏味,没问题,尽情体验享受生活,不需要那些多余的欲望。

这是我们瑚琏少年从开始就强调“做自己”是唯一正确、有意义的事,而我们会一直陪伴每一位绽放自己的少年,但我们还有“学真东西做真改变”的口号,认清自己、并真实付出,拿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自己的生命加码。

所以很明显,我们只筛选,做不来教育,筛出来那些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改进、并有强悍执行力的同路人相携前行,仅此而已。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