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的自修
发布日期: 2025-06-22
为什么要挑战自己的极限?
因为人类普遍对自己的认知是存在巨大偏差的,要不然“认识你自己“也不会穿越亘古始终在警醒世人,所谓成长、所谓精进,本质就是不停的突破对自己的认知局限,没有对极限的冲击,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有巨大的潜能。
每天早起有多难?每天读书很享受;每天锻炼以苦为乐;每天睡5小时而神采奕奕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一年上百万,进而数百万,再而上千万,也不是不可能,任何事情只要进入复利模式就会有让你瞠目结舌的效果。
但关键在于:得把挑战极限当成家常便饭。
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最可怕的是自然而然。你在早起时需要挣扎战胜自己,你得强迫自己才能读书,你要喝很多励志鸡汤才能保持奋争的动力,而有的人却是唯一习惯的生活方式,如吃饭喝水一般,这个差距有多大?
一年之后差距明显,两年就可能天差地远。
Never Define Me,没什么不可能,真的是一种决定人生走向的思维方式。
训练自己的模式就是枯燥无味的细水长流、每日持续,只有习惯了突破、对自己的无限可能性有充分的认知,才有可能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只有突破思维局限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奇迹,不就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吗?
所以这种思维有两个关键词:敢想和苦熬(或者是耐心)。
可喜的是可以通过日常的小事磨练而成,进而用在判断趋势以及更大的决策中。
我们国家从来都是政策市,从改开起,这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东西,当时就像邓公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只要敢干,就能抓住机会,闭着眼睛往进冲,边干边学,有胆大聪明的通过下海做外贸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然后顺应国家发展、政策指向成为大亨。
中国的经济发展总是背离经济学家的预期,所以每个阶段都有砖家叫兽说中国经济不可持续,是“经济邪教”,且不说舆论总是有利益导向,并不公正,即便是有一定的道理,那也是谁赢谁有话语权,就像万物共通的核心利益是生存一样,经济的核心利益也是生存,巴菲特说的投资第一原理“保本”不就是资本生存么?!
大国抗衡也是一样,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历史的书写者。
《一代宗师》开幕就是叶问的一句话:“功夫只得两个字,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这就是道理。
西方总说中国模式不可持续,我们也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跟美国相比有差距,但中国仅凭体量就有很大的赢面拖死任何国家,我不如你强,但我比你能熬啊。
我对党和国家有无比的信心就在于此:能熬!
当然作为个人也得在国家进程中熬过黑暗、熬来光明,不要在变好的过程中被淘汰,像以前的铁饭碗,像旧有的分房思维,像曾经的房地产,国家每个阶段都有最合适的发展策略,但总的机会越来越少。
那么在上升通道还没有完全关闭的现在,普通人该怎样完成逆袭?
像房地产那样全民参与、相对轻松、增值这么迅速的途径在是没有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放眼望去没有可以追随仿效的强国时,就只能摸索自己的路,大争之世,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有能者居之,借助科技、善用科技、激发创意,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只不过如战国烽烟,竞争会异常惨烈,持续的突破、不停的挑战极限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生存下来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