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
发布日期: 2025-05-27
每个人都是过往所有经历的集合,所以,对于未曾经历或闻知的东西是完全无感的,这就是所谓认知之外一片黑暗,也是这世界形形色色的大套小套连环套的根基,世人常说人性、说智商税,其实本质就是这么简单,仅仅就是因为“无知”。
所有人都不可能全知(所以“上帝”“佛陀”等常被称为“全知”),那么所有人都平等的面对这世间无处不在的连环套,都有可能被割韭菜,区别在于大多数人既不知道自己的认知边界、又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极少数的人能做到明晰自己的认知边界、并能够长时间、大周期(这是很精准的条件)的做到绝不跨界争利,这极少数人就能成“神”,比如巴菲特和芒格。
说到底,修行修的就是“自知”,对于自己的认知边界有颗粒度极高的掌控,这很难,所以苏格拉底做到这一点就能“封神”。
前段时间讲了两天《孙子兵法》专业课,我并没有讲孙子十三篇的全部内容,仅仅是提炼出全篇最精华的几条智慧,“先为己之不可胜”、“庙算多者胜”、“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情报第一”,就讲足两天,每一条都举了大量古今中外、我自己、亲眼所见朋友的案例,且每个案例都尽可能多的给到细节,大家反馈说是收获最大的一次,这也是我自己的一次突破。
在给别人讲自己擅长领域的东西时,往往会不自觉陷入到“炫技”的心态,而忽略对于未接触过的小白来说,哪怕再小的知识都是新东西,这就需要讲说者除了描绘轮廓框架,更需要给更多的细节血肉,尽可能细致的还原场景,这应该是一名讲者的自我修养。
一个不小心、稍有不觉知,就陷入到“自得傲慢”的害人心态中,我在向其他领域专家学习的时候,总是会求取细节来反向推演老师的思维逻辑,切己入微,收获最大化,轮到自己却也犯“炫技”的毛病,说到底,本心还是证明自己的厉害,而不是把要讲的东西讲明白,唉,人性之毒,无处不在啊。
好在只要有觉知,就能针对性的迭代,而“佛”的本意正是“觉知”。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师父、导师,提供正确的认知、足够的资源、弟子学生们犯错后兜底,以及最重要的,亲身做到不断进化。
在弟子们入门的时候,我说:“怎么教我儿子,就怎么教你们”,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身教胜于言教”,我做不到的不会要求子侄弟子们,我讲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亲身做到的,而最好的教化,莫过于把“不断进化”在大家的亲眼见证下一手一脚的做出来。
瑚琏师门,从子贡开始,就是这行合一、说到做到。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