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
发布日期: 2025-05-14
人是群居动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就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找到了最符合当时审美标准的另一个或是多个人,童年时候有玩伴,上学时候有眼泪汪汪、发誓要好一辈子的同学,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事业伙伴,都是在既定阶段最匹配的人,但不可避免的,很多我们以为能一辈子的却在现实中无奈的渐行渐远,童年的玩伴留在记忆里的可能只有世俗定义的一片金色;上学的同学如果在工作中没有交集,毕业的那一刻已经是形同路人;其实人生伴侣、事业伙伴本质上都一样,如果说出现问题,也一定是理念价值有了分歧,同频共振,何其难也!
“审美”是一个极好的词,比“喜好”的格调高多了,脱离了生物性的趣味,融合了阅历、学识、成长背景在一块的品味标准,所以“审美”是一个动态的变量,阅历加深、学识增长自然会让人趋向于深刻、睿智,这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自然与节奏缓慢的拉开了差距,没有对错,只不过就是不同频了。
其实人和人之间分物质差距和精神差距两种,物质的跟运气、出身、年龄、技能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且理论上不到盖棺定论的一刻都有无限可能;而精神差距,价值观、理念、意识形态、认知水准才是决定是不是一类人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些,人们各寻同道。
我喜欢认真生活的人。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不管手里的牌是好是坏,都在认认真真的打。
当初甫到悉尼,曾在一家香港餐馆兼职,老板是位勤勤恳恳的女士,从她那我学到了一句受用终生的话:“力不到不为财”,财是力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这句话也可以体现为“力不到不为功夫”、“力不到不为作品”,如果做出来的成绩或是个人品牌还不为外界认可,其实就是力还不到,量还不够。
当心怀愿景时,不管这愿景是物质欲望还是精神信仰,都需要拼尽全力去追求,经常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想尽办法?到底有没有付诸行动?“
自从瑚琏少年开始有读书营、专业课以及壮游之后,我的时间被压缩的愈发紧凑了,除了思考、写作、发文之外,还要不断的淬炼自己的演说能力、以及现场的自然流淌能力,整个过程对我自己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还有若干产业要打理,方方面面的资源需要思考、运筹、决策,我很满意现在的进化节奏。
比我强的牛人都在勇猛精进,事实上越是牛人越在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状态让自己进化得更强,他们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到了极致,他们在和自己同等水准的牛人一起形成共同体,同侪压力让精进速度大幅提升。
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自己置身于牛人之中,以认真生活的态度连接同道,相互帮扶、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