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过什么样的人生?

发布日期: 2025-05-05

我很自得于想出来的一个类比和一个模型,类比是人生就像GPS,得有起点和终点,GPS才能工作,所以最重要的模型是:“有什么、要什么、凭什么”,先把“起点”也是有什么资源盘点清楚,再想清楚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然后外部资源支持赋能的全是“凭什么”的部分。

很多年轻人再没有家学、阅历还不多的情况下,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活成什么样?

针对这个问题,我给一个过渡性的意见:不妨试试跟自己过不去。

所有精益求精、死磕自己、待己如仇的人都是这种快意的成瘾者,因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什么比不断进步的自己更值得爱了。

跟自己死磕,不过是深切迷恋那个会越来越好的自己罢了。

正是这种执念,使得这些人总是在不停的挑战自己的极限,拒绝给自己贴标签,笃信没有什么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活的张扬而充满朝气,“飞扬跋扈为谁雄”,以前会认为“飞扬跋扈”是个贬义词,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在这个有无限可能性的时代,原先看着不那么美好的词也被重新赋予了生命的张力,莫理他人言,且抡圆了活就是。

所以永远折腾是人生主基调,对于这种人的生活方式,大众通常佩服有之,羡慕有之,嫉妒有之,不屑有之,“活那么累干吗?差不多就行了,人生来就应该享受,不是辛苦的”,不管哪种态度,其实是很难理解不断精进的快感的,每天早上看着镜中比昨天更好的自己,怎么能不爱到极点?

是的,变好后到底能带来什么外界的物质上的改变根本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自己,永远最爱的自己,事实上物以类聚,好的东西总能吸引来一切同样好的物事,金钱作为好东西之一,自然跑不了。

在此为基础上可以继续深挖:与其说是爱世界,倒不如说是因为爱自己所以爱一切可以让自己变好的外界,亲子、夫妻、朋友、环境、社会,莫不如是。

如果说人生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来决定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笔无法准确估算的机会成本,可以这么说,做的选择收益相较于机会成本,如此累积就是最终的人生走向,收益大于成本则精彩,反之则悲催。

作对选择是最重要的能力,没有之一,而可以有效帮助抉择的就是反复强调的“见识”,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师长的。

有的人可能也是执着于变得更好的人,可在关键时机作了机会成本大过收益的选择,就像连续赚了十笔1000块,结果赔了一把10万块的,而且更残酷的是人生中的大机会,错过就可能再也抓不住了,而爱折腾会在迷雾中生生撕开一片光明。

这个世界是充满了随机性的,所谓掌控大局不过是始终忠于自己而已,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将更加激烈,而自己是唯一有可能把握的确定,让自己变得更好加上不停折腾,为的就是比别人多一些撞上大运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不负家人亲友的信重,以及对自己成长为乐的承诺。

不折腾不成活,不疯魔不成佛,这就是勇猛精进的真实来路。

过去不曾辜负,将来只会更好。

未来几年,我发愿带我儿子一起背诵经典,我两相互检查考较,小孩子在大人以身作则的带领下积极感是很强的,关键可以养成读经典的好习惯,未来我们都会感谢彼此、感谢自己。

可以确信的是会越来越爱自己,还是那句:“Never Define Me”。

永远不变的是不断进化的脚步。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