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带给我们的
发布日期: 2025-04-09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关键、最决定性的一年,欧洲大陆爆发了三大决定性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同时海上也爆发了决定性的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6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2年,历史发生了决定的走向。
一战前,英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强国,然而日不落帝国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对于维持自己全世界的利益范围已经开始力所不逮。在1916年的决战中,老旧的英国陆军表现很差劲,还保留着不少所谓“贵族习气”,战斗力僵化,军队的战力基本靠督战队的鞭子和胜利后烧杀抢掠的许诺来维持,这种军队没什么士气可言,靠的是群体无意识中的精神麻木和行尸走肉,也正因为此欧洲君主们普遍发现雇佣兵要比义务兵好用太多,因为雇佣兵大多就是职业强盗。
而新式军队要求能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能够由大军团到小分队如臂使指地指挥,这一点德国军队做的就比英国好,当然也就好的那么一点点,做的最好站在巅峰的是二十多年后才出现的教员一手塑造的子弟兵,这是由阶级属性决定的。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军队把“排队枪毙”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督战队和群体无意识的驱使下,不列颠军队顶着德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创造了开战第一天阵亡六万人的“神话”。在一战之后的发达国家中,这样的“旧式军队”逐渐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好在英国皇家海军在日德兰海中取得胜利,皇家海军掌握了北海的控制权,德国舰队再也不敢贸然进入公海,日德兰海战宣告了海战中“巨舰大炮”战列舰时代的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是航空母舰的舞台,战列舰时代的结束、“贵族军队”最后的谢幕,都可以看做是诸多时代大变革中的小插曲。
当时过多过重的伤亡让人们恐惧,也失去了一贯以为的“战争”的意义,也极少有人有人意识到这是旧世界体系“礼崩乐坏”的开始,伴随着持续一个世纪的“维也纳体系”的解体,人类历史正式进入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可惜在那一幕我们是弱小、是燃料、是被欺辱的对象。
也是那一次,英国跌下了“世界第一”的神坛,整个19世纪,英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老大,无论从综合国力、工业水平、殖民地大小来说,都是西方世界的执牛耳者,是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号称“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占世界工业出口值的五分之二,唯一不是绝对优势的是英国陆军,但是其皇家海军还是能维持英国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
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英国,20年代英国经济出现持续的萧条也使英国的海军大大削弱,世界范围内英国的势力大受挫折,随着英国金融实力的削弱和国际金融垄断地位的丧失,英镑的稳定性以及世界货币地位发生了动摇。
同时,欧洲大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大利益集团重新洗牌,正如恩格斯预言的:“旧的国家一齐崩溃,王冠落地无人拾取”,这是历史最大的讽刺,旧势力丧心病狂地发动战争,而战争最终埋葬的也是旧势力。这就直接导致出了一个红色苏维埃,工人阶级的胜利。
人类踉踉跄跄的滑向了二战的深渊。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