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世界级别的胜机

发布日期: 2025-03-23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财富主要来源于土地的农耕文明时期都站在最巅峰,傲立于亚欧大陆的东方,存在于其他文明的想象和尊崇当中,很明显,客观的地理环境导致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胡焕庸线以北以西的游牧民族、高原民族和渔猎民族,轮番上场让我们保持砥砺进化,无论是封狼居胥、勒功燕然,还是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崖山壮烈,要么我们把他们驱逐了,要么我们把他们同化了,这就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引领包容和内化,1840年以来,我们确实差一点就亡国灭种,但在绝境中涅槃,如今又一次成为棋手,离重返巅峰就差一步。

在西方文明逐步衰退的二十一世纪,作为“文明冲突论”中亨廷顿认为的、少数能给西方文明造成威胁的文明体,我们该如何完成这“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最后一步?

“文化输出”一直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备受重视,大大在原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大自信里特意加上了“文化自信”,并成为四大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央党校里有马克思恩格斯、教员、小平叔和孔子的塑像代表这四个自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早在十年前的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文化产品输出第一大国,但这也是问题,是“文化产品输出”第一大国,而不是文化输出第一大国,更不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文明体系、制度秩序输出第一大国,甚至都算不上输出大国。文化产品具体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贺、视觉艺术和工艺品、书籍和新闻产品、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设计和创意产业产品,而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第一位的是金制珠宝和配件,其次是雕塑和塑料装饰物,看,都是可以体现工业制造能力的产品。

我们自己其实也能感觉到,文化传承、价值观是很民族化的,在全世界并没有很深的影响力,不具备普世性,这是当下最大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和我们的大国地位严重不匹配。

单纯的经济输出是低效的,必须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一起,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用。

新自由主义为什么厉害,就在于他们“价值观+资本”输出并行,新自由主义在过去三十年中是通过三种方法维系对全球的“统治”:第一种,上层渗透。比如阿根廷,从上层统治精英阶级入手,把人送到藤校经济系集中规训一波,等他们掌权了,实行货币局制度、改革利率汇率、变卖国有资产,就完全搞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那一套,这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趁机入场,提供贷款、货币担保,签订有利条约,收购国有资产,完成新时代吸血殖民闭环。

第二种,经济战争。98年东南亚金融海啸,在国际资本的猛烈进攻下,东南亚各国被打的溃不成军:汇率暴跌、通货膨胀、失业率激增,不但对冲基金可以最直接的获利大发横财,金融风暴过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熟悉的角色再次出场)还可以趁机入场,廉价鲸吞当地国有资产,赚得盆满钵满,完成吸血殖民闭环。

第三种,颜色革命。在东欧、中东等地,先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宣扬普世价值,再通过煽动民众上街、暴乱搞垮政局,最后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彻底执行国际资本的意志,这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趁机入场,大肆收购动乱后的廉价资产,掌控该国经济命脉。

所以说,文化输出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现在虽然还弱且不得要领,但我们的综合实力上来了,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要具备全球视野,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文明的输出,是“硬实力+先进普世性”结合来做支撑的。

首先要有硬实力,在这个虎狼环伺的丛林中没人敢硬抢,这个我们现在做到了;然后要有一个先进的普世性价值,能够对其他的文明体系形成一种代际性碾压,这个是当下努力的方向,也是能不能完成伟大复兴的标志。

所以说无论哪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是不够的,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也一样,拿来修身养性是可以,用来处理人际关系是可以的,但要规范社会制度甚至用作文化输出就远远不够,孔子学院尝试了多少年,基本上连点波澜都没有,仅靠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是没有战斗力的,新的秩序或文化价值必然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是构建在全新的财富获取方式上,以前财富来源于土地,儒家就成为先进价值,后来财富来源于海洋贸易,自由主义就成了先进价值,现在再往后,如果财富来源于数据,那就是数据法系,来源于AI就是AI法系,只有和未来充分结合才代表先进,才有可能制定世界秩序。

没有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意识形态,凭什么打败资本主义文明?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