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最稀缺的能力,和最大的机会

发布日期: 2025-03-16

现有世界秩序是盎撒人制定的(当然被犹太集团渗透了相当多),秩序的根基是一整套话语体系,规则制定者拥有最终解释权。

比如“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这两观点是由一对师徒亨廷顿和福山提出的,亨廷顿是福山的老师,但“历史终结论”早于“文明冲突论”,可能亨廷顿受了爱徒的刺激吧。

我在给瑚琏少年们讲《论语》和《鬼谷子》的时候说过,最高级别的“拍马屁”是“辩经”,不仅给恭维对象塑金身,还把自己送上权威解释大师的宝座,比如古早时期颜回说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朱熹说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各门各派历代大师都是通过“辩经”的方式把恭维对象和自己塑造的金光万丈,让亿万信徒仰视,此谓“马屁”最高境界,亨廷顿和福山也是如此。

“历史终结论”是福山在1988年的一次题为“历史的终点”的讲座,随后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论文《历史的终结?》,1989年,美国期刊《国家利益》发表了这篇论文,盖章加戳认定“历史终结论”是本秩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们看这篇论文是怎么给美国主导秩序塑金身的,福山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有且只有一条路,即伟大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之路,事实上没用多久,现实已经证明他理论的荒谬,但理论塑造本就不是也不可能探得完全的真相,只需要给恭维秩序提供一整套凝聚信徒共识的叙事逻辑,真不真不重要,信徒相信才重要。福山的思想源自于黑格尔的“现代性”,“承认的政治”——“全球性普世一体化国家”——“历史的终结”逻辑体系,当然“塑金身”这条康庄大道很多理论家都懂,所以围绕其理论的漏洞有相当多的批判,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辩经”,只要美国一出什么事《环球时报》的评论员们就要把福山的理论拉出来鞭尸,但绝大多数逐利者们都没能取代福山的“辩经”地位。

还得是老师出马,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没有一字批“历史终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讲了一套完整的、更重要的是不会被证伪的故事,后冷战时代的趋势发展还总在证明“文明冲突”的深刻,尤其是911,亨廷顿被捧上了神坛。

亨廷顿认为意识形态的斗争将会弱化,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姜还是老的辣啊。

亨廷顿的理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主要表述了如下观点: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走向;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四、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而伊斯兰文明和儒教文明是西方文明面临着最大的挑战。

亨廷顿预言: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尤其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

精彩啊,亨廷顿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完美阐述了宗教的核心:凝聚共识、管理情绪、树立敌人。

但实际上,从塑金身的角度,“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无论是历史终结还是文明冲突,都认为意识形态矛盾已经走到了终点,都认为新自由主义已经一统江湖,只不过福山作为日本人到底还是不如西方本土的亨廷顿老辣,“历史的终结”可能被证伪而引来了明显的批判,而亨廷顿指出了来自不同文明的挑战,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最明显的问题是:来自意识形态的挑战结束了吗?

没有。

阶级客观在那里,贫富差距客观在那里,阶级之间的博弈斗争,也注定在那里。

所以,对于人类这个物种来说,真相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一整套逻辑自洽的理论给出确定性的希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从中深入学习人家是怎么通过讲故事成为大师的,在如今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关口,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在其中。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