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当下的变局

发布日期: 2025-02-16

历史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今时今日全球又到了投资拉动力不足、缺乏泄洪洼地的时候。除非发生新的产业革命,否则世界必然回归各霸一块的格局,封闭和冲突也必然会加剧。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若干个被热炒的、被包装的有望改变世界的科技出现,直到泡沫起伏,近两年人工智能才被有节奏的放出(注意,是有节奏、有规划的),这就是金融的本质:预期管理。

如果没有产业革命、生产力提升的预期,我们已经从事实上主导了儒家文明的势力范围并将秩序逐步延伸到东南亚,俄罗斯即便衰弱,也依然是东正教势力范围的主导者,伊斯兰世界曾经发生五王之战,然而,最具整合潜力的伊拉克、埃及、伊朗、土耳其和沙特都陷入各自的内部危机之中,如果不能发生新的产业革命,在增量不够的情况下,世界将会转入存量争夺。

这就是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发生的事,即便这次人工智能被接受为广泛的、有望提升生产力的技术,也不是百分百以及一定是按预期的方向完成产业革命,欧美共享同一个文明区域,它们之间的争夺会大于与其它文明势力的主导者的争夺,所以俄乌战争拖垮了欧盟,美国真就只剩下中国一个对手。

现在特朗普上台,如果产业迟迟无法突破,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美国退出北约类似组织的的惊人之举,伊斯兰文明区域内的潜在独角兽们将越来越公开的争夺文明区域的唯一代表权,在新的科技革命爆发之前不会诞生新的全球化体系。就目前的存量世界而言,不仅仅美国不能容忍伊斯兰世界、东南亚、非洲被整合起来,其它国家也不能容忍。一个松散和还未开发的非洲,一个松散和还未开发的东南亚、南亚,一个松散和还未开发的伊斯兰世界,才符合大家共同的利益。

这些未开发的洼地将会成为文明竞争的边缘地带。

我们的战略重心将不再是打破地缘上的合围,而是突破产业、金融和科技上的围堵。

必须存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抗体系,而你作为一个能打破平衡的独立势力存在,纳投名状才能获得战略资源,今天的投名状不再是地缘和安全,而是产业、金融和科技领域。

在整个世界转向区域割据之后,唯一勉强称为势均力敌的对抗就是我们与美国争夺“新质生产力”主导权的较量,欧洲因为俄乌战争和特朗普的上台不得不转向和中国继续更深入的合作,甚至需要缴纳投名状,世事轮转,报应不爽啊。

我们已建成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之后,当下就要去争夺那些能够引领未来的产业,而这样的产业又需要更高的锻造成本,我们最大的考验是:这个海量的升级资金要从哪里去获得?疫情后快速应对率先开工的产业链承接了相当多全球的贸易额,但是22年又折进去了很多,所以近两年我们在面临产业升级最大的资金量的考验时有些力不从心,这样的产业没有人会愿意转移,甚至会竭尽全力从源头上进行围堵和截断。

14nm的芯片中国已经有能力,7nm的也已经在锻造的路上,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喜的,当世界工艺达到1mn之后,这条路就已经到了尽头,接下来需要从原理上寻求突破,它必然是一种全新的样子,而这种样子只能存在理论之中,量子世界是全新的世界。

科幻小说《三体》里面,丁教授在冬眠200年后被唤醒,他依然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他无比感慨的说:我一个两百年前的人还能在这里带博士生,可见这两百年来物理在基础上都没有突破,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恐慌。

事实上,当下人类已经就处于历史大变革中,这个社会已经到了需要更多的聪明人去追逐那些不实用的学问、去实现底层突破的时候,在没有路的时候,想象力将是最核心的能力。

就像当年在中华民族处于最黑暗的时候,只有教员脑子里有关于未来的全部想象,并带领我们民族站起来了。

40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牺牲,把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推向了今天这个局面;今天的我们需要用另外一种面向世界的眼界格局和事业,把再次处于十字路口的人类推向另一个值得期待的局面。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