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跳出书本多实践

发布日期: 2025-02-07

改开以来的40年里,普遍解决了温饱,基本完成了扫盲,这在几千年来都是了不起的功绩,建立了最低医保制度,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也被被免除了,从01年加入世贸以来,开启城镇化和房改,任何人都可以从闭塞的乡村或小镇来到城市,只要有点钱就可以买房,甚至不止一套,吃到了最大的国家红利,晚上走到街上很安全,从不担心治安问题,法律也不是一张废纸,方眼古今中外几千年,清醒点、诚实点扪心自问一下:不好吗?

谁都知道答案,相当不错,且大众心里都知道不错,特别是在外面转一圈回国之后打心眼里这样认为(比如我自己),这就是共识,人的核心述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解决的差不多,这就是最大的社会共识。

我国有14亿人,8亿的农民;最东边和最西边的社会差距将近100年,月收入在5000块钱以下的家庭占90%,他们面对生存时的诉求和一线城市小资们的诉求不一样,心理预期更不一样。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多数,是这个社会的底色,是人民的基础。

以华为为例(任老爷子是学D学的最彻底的),华为人性吗?很明显一点都不,四个月的孕妇还独自被派到国外出差,华为的员工周末逛街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马上就要回办公室加班,办公室里有行军床,偶尔还有人猝死;华为招人甚至有背景审查,他们更喜欢招来自于穷地方,家庭条件比较差的人,如果同一岗位两个人的能力都差不多,一个家庭条件是城市中产,另一个来自于农村穷苦家庭,华为一定会优先录取那个穷苦家庭的人,这难道不是逆向的家庭出生歧视么?华为的家属和准家属们会抓住任何机会抱怨华为的种种不人性,但有听过华为家属劝辞职不干的吗?相反逮住任何机会都要抱怨一下华为的家属们买房子的时候会组团把一个又一个小区整个买下来。

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人容易口是心非,这是人性使然,只有菜鸟才会根据表面的东西去做决策,只有韭菜才会见风就是雨,一点事情就跳起来。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从来就不是知识分子空口白牙的概念之争,而是绝大多数人是否有活可干,这也是当年 ”耕者有其田“ 能够胜出的决定力量,也是当年为什么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因,如果造成大面积的失业,把数以百万记的过剩劳动力释放到大街上或者村子里闲逛,人为了求存,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各种黑恶势力和犯罪团伙必将像雨后春笋一样顺应而生,不仅仅是增加维持社会秩序的成本,还会动摇对社会末端的控制力。

管理这个世界的从来就不是纸面上的这个理论,或那种思潮,法国总统马克龙仅仅试图在每一升燃油中多征收一分钱的税,征收的对象还都是城市有车的人群,结果巴黎瞬间就全乱了,他为什么要在油价里加点税?因为财政撑不住了呀,任何社会到了一定阶段都会浮现出系统性的问题,不管你扛什么旗帜,喊什么口号,用什么做意识形态,都要面对上面说的那个最本源的问题:活下去。

任何个体或组织都是要从外部攫取能量维持自身存在的系统,是一种需要能量维持的秩序。

观察社会的时候,要思考:个体或组织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生存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它的内在的驱动力是什么?攫取能量的力量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不要被“概念”带跑,也不要“傻白甜”一样的停留在书本上,忘记那些扯淡的概念之争,躬身其中,体察自己处境中的利益边界,多多实践,不要空谈。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