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发布日期: 2025-02-01
从小长大的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远超想象,所以我才渐渐有了一个很关键的认知:所谓“生而知之”其实是自小浸润的家学,这种关于认知甚至潜意识的影响甚至是打进灵魂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农村、或者城市底层的市民群体之中,客观的生存环境会在骨子里刻下节俭、“咱虽然穷但也有骨气”、从不求人、千万不能负债等等认知,像噬魂钉一样。于是当房地产这种国运级别、且是普通人能最低门槛参与的红利摆在面前的时候,首先会觉得即便是北京上海4千/平米也还是太贵了,不能吃不能喝,再就是即便想要拿下也需要筹首付以及负债,这就既需要欠人情有需要背负“重担”,这每一步都和自小信奉的价值观相违背,于是太多人自以为是的看着房地产暴涨,一边痛骂这世界的疯狂,一边歇斯底里的祈祷着总会跌下来的,但绝不会承认心底最深处的是自己认知错误的恐惧。
当房价涨到4万/平米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终究还是被现实打醒了,自小习惯的认知和价值选择并不能作为在当下做决策的标准,于是相当多的人又开始疯狂举债、甚至不惜代价,掏空了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积蓄才堪堪凑足一个首付,自觉心安的上了国家红利的车,但是把自己搞成了有车贷房贷、不敢有任何闪失的、风控极其脆弱不的状态,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尤其是从22年开始,世界经济下行,于是我们看到这类人再一次陷入到人生的困境。
是的,自小养成的认知系统如附骨之疽,不是时间或空间变了就能转换的,不同的生存环境要求的是截然不同的认知系统,低位时候不买和高位时候疯狂举债买都是一套认知系统,自残的刀。
对于个体的命运而言,这是悲剧,但这种悲剧完全是由自己的认知系统决定的,它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在某一件事上的后知后觉或者跳火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犹豫不决、求而不得,还总是押错注。
在真实的世界中参与博弈的一个个人,对,所有人、每个人都被裹挟参与其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从外部攫取资源并转化为维持自身存在的能量或系统,个体之上的任何组织也具备相同的特征,原始社会发展为以150人为规模的群居部落,因为单独的个体无法维持生存。所以人类习得了协作以及记录信息,并据此在尸山血海中一步步走上万物灵长的位置,根本原因是人类通过大大小小的组织利用能量的规模大且效率高。
比如,某个人的左手被剧毒的蛇咬了,右手会立刻手起刀落,断臂求生;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祖先战胜了比自己大的多的野兽,巨兽是在跟单个“人”争斗吗?肯定不是,而是在跟由一堆个体构建而成的整个“人”共同体在展开争夺生存资源的竞争。
在这样无数个具体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内部的语言、行动规范、激励机制、惩罚方式逐步形成,这就是秩序,或者说文明,在“道德”“伦理”还没出现的进化中,我们的祖先也一定试过吃同类的肉食或者近亲繁殖,只是最终被证明不利于族群长远发展,就这样凡是人类本能遵守的规范本质都是有利于争夺更多生存资源的。
回到当下,什么东西值得学?
深植于人类文明发展底层的东西,如何更好的让整个族群存续。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