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切己

发布日期: 2025-01-16

利益攸关方才有可信度,有利益才会认真,认真才会成事,空口白牙最容易临阵脱逃,长时间的把利益浸润在一个领域就会形成专业度以及可信度。

这两年经济状况不好,会看到很多精英公知发言、并引发一番热议,可笑可悲的地方在于:会发现很大一部分转发的人很明显不懂政治经济学,明明是公知言论的利益对立方,却总觉得自己特立独行、有指点江山的优越感,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是宁愿相信一个确定结论的,不管是不是严谨,只要是确定的结论总有信众,而搜证情报信息并分析推演则门槛很高,又逆人性,只有利益攸关的专业人士才做得了,大众自然选择更容易的,听信某个结论多容易啊。

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热议”的往往不是真实的。

发言的事各个领域的所谓“专家”,因为精英,所以必然是利益攸关方,站在他们的位置一定比大众更早更容易得到相关情报,也一定是得出了未来的宏观趋势,以他们的水准那绝对是有极大可信度的,却在公众场合发言,如果理智些分析,答案呼之欲出,国家政策趋势与他们自己的利益严重冲突,才会显得那么愤怒甚至。。。恐惧,他们的水准有多高,大众多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就意味着国家趋势多么不可逆,于是可以看到和公知们一样的利益团体有些感同身受、甚至兔死狐悲,而更多的大众本来将是受益方,却因为无知把自己放到了人家的位置,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波趋势还是大概率错过。

有多少人每天看各国的官方数据,看新闻联播,研究政治会议精神?

吃这碗饭的才会,大众喜欢听若干个“公知”,却不喜欢自己研究政策,所以我们也可以知道,大多人是注定要错过趋势的,没有投入的收获只能靠运气。

这层认知是指导我行为做事的基本准则,我自己安排时间精力一定要选可以长时间产生价值的事项,比如瑜伽,写作,时间记录等,不能持续终身的压根就不要开始;我跟人说的或是推荐的事,哪怕再小,也是我自己亲身验证或者利益攸关的。我跟人合作谈事,也是看对方是不是利益相关,是不是认真投入,这条准则让我走的无比踏实,也相对顺遂。

因为谨言慎行,因为笃行厚重,所以我只要说出口的,那就是愿意负责并切实践行的,也因此不喜欢甚至不屑于跟人争论,各人为自己的言行和决定负责,大大小小的决定叠加出天差地别的人生,我的决定对错与否,社会自然会给我最真实也最严苛的反馈,好是好了自己,坏也得自己承担,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准则让我的战绩是抓住一个接一个的趋势,现在站在又一个十字路口,我又做出选择,并做好准备,口嗨没用,是不是正确,那都是做出来的。

练就覆雨翻云手,绘制锦绣经纶图,大幕拉开,有多少人如我一般胸中像火一样?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