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现实深思

发布日期: 2024-12-25

针对我们没有家世的普通大众来说,遵循“30%原则”是比较靠谱的被动成长途径,就是在发展前30%的城市,进前景好的前30%领域,和前30%优秀的人为伍,这样就会构建成一个相对有效的同侪圈,因为一个人的圈子是其堕落的底线。

国家、城市、地域、领域、个体,因素从大到小,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论述出各因素的重要性。国家飞速发展,个体才会有更大概率趁势,大城市呈现虹吸效应,城市居民相比外来居民资源优势明显,选择的行业蒸蒸日上就比江河日下的更有前途,个人努力在大的发展形势下看着微乎其微,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中都有贫民居住,比如深圳有名的“三和大神”们,在高速发展的国家、生机勃勃的城市,以风华正茂的年龄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大势虽然重要,个体的认知、心态、努力程度是个体成事的必备因素。

老一辈来城里打拼的农民工以及其他务工的群体也无法理解年轻人有手有脚,为什么就那么活着没有精气?在他们看来,走出穷乡僻壤、大城市的节奏、市场带来了无数希望,只要肯吃苦付出,收入比老家高出不只一个层级,至于辛苦,钢铁森林中的现代化设备可也比老家先进很多,人就怕没希望,肉体痛苦算得了什么?而像“三和大神”以及更早的日本的“平成废宅”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可能生在城市里,见识过世间繁华,只在一隅,却遥不可及,没有希望,就沉浸在网络世界中自暴自弃,而我对未来科技推演结果比较悲观的原因其实也在于此,本应该满怀希望、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如果被现实打压的看不到希望,在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冲击和娱乐中,是很大概率无法抵挡反向吞噬的。

在中国重返巅峰的最后关头,国策主导方向首务是普惠8亿中下层群体,这个群体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实本质上是巨大的欲望空间,他们还有奔头,还有比现在过得更好的希望,以低往上爬,更有追求,更能激发人性潜能,而已经身在相对优渥环境、至少能解决温饱的群体,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就容易得过且过,说句诛心的话:“喜欢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人,与三和大神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人类之所以为万物灵长,就是比动物们多点精神追求,一旦没有奔头,可不就是走肉吗?动物们还需要想尽办法的争夺交配权,没有希望、沉浸于网络的“平成废宅、三和大神”们哪里有繁衍的可能?

再深想一层,如果我们停止进化、没有把不断进取的姿态耳濡目染给下一代,那么他们在更强劲的“奶头乐”诱惑中能抵挡几个回合?你的孩子有朝一日成为“三和大神”是什么样的场景?

不寒而栗吗?一边是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一边是媲美真实体验、满足大多需求的高科技奶头乐,有几个能抵挡?

世事残酷,处境不好才有改变的欲求,有缺憾才有奋争的欲望,那么问题来了,从宏观环境到个人处境,你觉得很舒服吗?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