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未来已来,只是分配不均

发布日期: 2024-12-16

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论是符合绝大多数群体的人生路径的,虽然心理学最新的成果“自我决定论”更能解释人的内在驱动,然而在有人类构成的社会中,大样本本身就代表着正确,人们就是在一层层的满足食色温饱、生活品质、精神追求、自我实现,事实上,这地球上70多亿人口,大多人类仅仅停留在解决在温饱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21世纪的今天还饱受饥饿折磨,这其实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认知:第一层的温饱需求达到就很难,人类经过上万年的发展,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解决。

中国49年在一片废墟上建国,60年代还有大饥荒,后来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以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奇迹,反过来说,中国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么大人口基数满足温饱才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效应,人自己就有追逐更高需求的内在驱动,愿意付出一切来解决温饱生存下来,然后就是温饱之上的消费,再就是精神追求,所谓消费升级就是如此道理,所以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层层的引导满足人类的马斯洛追求。

现在再看世界局势就会有比较直观的认知,涉及生存的温饱需求才能迸发出最大的生产力,也就是说未来世界有两种可能的方向:一、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的需求升级本身就会释放巨大的经济效应;二、科技链接万物,科技让生产效率最大化,产生的物质可以远超所有人类的温饱需求,那么人类在很容易获取物质的情况下,“奶头乐”是很自然的选择。

现在的生产力其实可以满足所有人类的生存需求,当物质在科技生产率加持下到了极其廉价甚至免费的时候,世界架构会有根本的改变,当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贡献很小甚至只有索取的时候,自然没什么话语权,制定规则的可以说就是对世界发展有贡献的:掌握科技的少数群体和科技本身。

那么关键的问题其实就两个:

1、现在到科技发展到生产效率达到极致需要多久?

2、我们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未来世界的构建?

第一个问题的衡量标准在于获取物质的成本有多低,极其廉价甚至免费就是生产效率到极致,到那个时候人类存在的意义就很小了。

我做这个看着有些危言耸听的判断的依据很简单也很朴素:你有多不可或缺。以前我们人类就是世界,满足自己的生存就会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就是说世界发展离不开人类,如果有一天大多数人类不需要付出,对世界的贡献不再是不可取代,那么客观上来说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很多乐观的人说每一次科技变革虽然取代无数就有岗位,但总会创造出更多、依托于新技术的新岗位,所以阵痛会有,但不用担心人类会被取代。看着很有道理,但以前不管怎么发展,人类都还在解决自身的温饱,温饱就是生存,生存就是源动力,我说衡量标准在物质获取成本,如果温饱问题全面解决,你觉得有多少人会自找活干、自讨苦吃?到时候再有比内涵段子、游戏等效力强百倍的“奶头乐”出现,呵呵,物质近乎免费,有多少人抵挡得了这种诱惑?

到物质获取极其廉价的时间还有多久,这个很难说,科技的可怕在于其指数性,一旦某个节点突破,后面的发展根本不给人反应时间,所以我们眼下可以做的是紧跟科技发展,站在科技最前沿,你可以不深入,但必须得了解现在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并以科技思维做规划。虽然不知道生产效率大爆发的确定时间,但是可以关注几个硬性条件,网络带宽(流通速度),量子(光子、生物)技术(信息处理速度),能源利用率,还有就是生物基因技术,尤其是脑科学、认知科学、基因编辑等属于上帝手段的技术,这些科技有了突破,我敢说那就离终极时刻不远了。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未来世界的规则制定,本质上是自己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度。这个涉及的层面就多了,活多久,技术已经发展到120岁时标配,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渠道、有实力延长自己寿命;认知,金钱,人脉,教育,传承,是多维度的复杂进化体,各个层面都需要考虑,每一个层面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源做支撑,还得有耐心来稳步进行,毕竟,跨阶之路的惨烈,很多人甚至都没意识到。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