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的分配:教育
发布日期: 2024-12-05
社会越发达,越讲究资源匹配,以过去三十年为尺度,欧美发达国家秩序井然,文明有礼,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代表人类发展成就的顶峰,生活水平很高,自然变化就不大,一片祥和,在祥和背后是资源的集中和固化,上层大多上名校,家族联姻,出生的孩子从小接受自己层次环境、思维、认知的熏养,在同样厉害的同侪圈成长,继续上名校,带着导师的推荐信,从政、到金融领域、世界名企,就这么在家族搭建好的高台上继续添砖加瓦,巩固阶层。
中产阶级的标准是有稳定的工作,以爱情结合,然后合力供房子,供孩子,日复一日的工作挣钱、缴养老金,希望干出成绩,升职加薪,孩子们童年无忧,上公立学校,最后靠助学贷款上大学,而可以学到一技之长的TAFE(相当于我们的技校)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选择,快速挣钱,他们心中的顶尖职业是医生和律师。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从贫穷到富裕中间有太多的变化,也有太多的机会,人人都有可能在新的浪潮中成为佼佼者,所以就给了很多有野心、甘于折腾的人抢占资源的空间,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总体来说北方内陆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影响推崇金饭碗,公务员、国企、央企、大公司,越稳定越好,南方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前线,思想开化、敢打敢拼,是先富的区域。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是稀缺的,不管是不是名校都会有大把的机会,我们循规蹈矩的从小学一路升到大学,高考成了全国盛事。后来扩招,大学生不再吃香,最初的大学生和无数敢折腾的草莽英雄一起,共同主演了经济腾飞的大戏。
三十年来,低垂的果实已被采摘完毕,最先参与改开浪潮的群体成了新的资源圈层,发达国家的路我们会再走一遍,上层通过提升教育资源门槛占据最优路径,还倾向于建立属于自己圈子、排他的私校,现在的大多中产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也充分意识到资源占据的重要性,所以最大的投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越是看的到圈层的力量,越是舍得下血本构建孩子成长的同侪圈,要知道,每一笔金钱、人脉、圈层的投入都是在打造壁垒,所以学区房那么贵,天价的学区房还只是圈层第一道、最容易达到的门槛,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不是想花钱就能得到的,这就是有钱花不出去的现实案例。
教育的核心并不是什么素质、快乐、应试、聪明、努力之类惯常的认知,而是环境。
从出生那一刻起,由父母自身营造出来的氛围就是构建孩子心理世界的根基,每一天的成长都在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谈吐、思维逻辑、和精神品质,然后就是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圈层,来自相同背景的孩子形成最大的同侪压力,这个氛围才是影响终身的决定因素。“孟母三迁”是有大智慧在的。
我们国家现在最大的教育问题就在不成熟的父母企图通过花钱就能培养出超越自己的下一代。
好的父母一定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身体力行的做给他看的,因为,父母能达到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点。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