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关于“钱”的认知(四五)

发布日期: 2024-11-27

所谓职业病,就是长期浸润、专注于某项技能或某个领域,思维被反向塑造,言行举止都表现出明显的职业特色,律师看到的都是风险,医生会在生活中有偏执的医学习惯,我们这些职业交易者会下意识的筛选信息和计算概率,因为反复练习,大脑中跟专业相关的神经元回路就特别强悍,同一个大脑作用于生活中的多个维度,表现出如严谨、发散、跳跃、逻辑等思维倾向。

而修炼就是一方面将专业修成赖以生存的长板,另一方面的突破就是跳出桎梏将其他领域的思维融会贯通,形成大光明的气象,很难,但可以做得到。

深耕专业是安身立命的根基·,夯实根基变成和世界对话的长板,然后再和专业相关、有相通之处的领域了解,一点点累积,慢慢蓄势,最终形成突破。比如我自己的专业是分析数据做宏观判断,必然需要学习政治、经济、金融、外交、政策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都是信息覆盖面,广度足够,但要在繁复海量的信息中抓住有价值的并作出贴近真相的判断,还需要学习统计学、逻辑学和计算概率,如果要亲自操盘,还需要学习数学建立模型。这是基础理论方面,真正实战的时候,还需要在惨烈的竞争中磨砺出强悍的心理素质,真的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掌控的资源越多,就越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构建多维度的认知体系。

所以投资宗师芒格提出大脑的格栅理论,除了经济金融税法政策这些看起来跟钱相关的学问之外,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都得深入研究,并不是某个知识能有多实用,而是多维知识构成系统思维,做判断的时候会更加精准。

我们这行爱读历史、传记和军事,历史让人洞悉人性,传记给人力量和一些心法,而军事因其无情,跟金融最是相似,所以历史上的战略家、军事家的传记和著作就成为很多成功金融从业者的手不释卷之物,比如《毛选》、林彪、粟裕的著作,军事就是离金融最近、且最古就有的行业,智慧精华俯拾皆是,是寻求突破最好的衍生路径。

为什么一定要突破?

因为成长路上角色在变,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了,一开始能养活好自己就行,再后来得创造价值,带团队,做好家庭的顶梁柱,照顾父母,教育好孩子,慢慢要承担起社会角色,在什么地位,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资源结构,有的事情以前可以做,但现在就不行了,跟性情、道德无关,只跟责任有关。

累积到一定程度会有天花板,越的过去就会突破,越不过去就被打的灰头土脸,人生大不一样,在什么角色就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