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的认知(三八)
发布日期: 2024-11-19
美国选举结果落定,当然又有大量基于各种逻辑的推导、解析,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对市场和民众心理的洞察,得出的结果自然就会有很大的偏差,而绝大多数读者也只是看看热闹,既不以此为生,也不会有什么相应的布局。
“The Lessons Of History”中Durant写过一句:“Most history is guessing,and the rest is prejudice(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Durant夫妇花了50年时间完成煌煌巨著《世界文明史》,真的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何等样的视野和胸襟才能让他们如此谦逊?!
“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将其纳入逻辑规范的做法”。
我们生活在历史中,天道运转和世间万物所有的因素构成徐徐演进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推算的绝对精准,我们以分析数据为生、真金白银利益攸关得出的结论至少会比空口白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靠谱许多。
形势演变是动态博弈的,尤其是因为技术的加持,参与博弈的个体和信息都是海量,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大到国家、政策层面都会有很大、很强的惯性,比如如今国内的情况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征兆,李超人就是在十年前就开始做准备,以他的体量和实际情况,战略性大转移需要五年时间才堪堪完成;我自己体量小,16年底17年初完成,虽然在体量上有巨大的差距,但跟李超人行事逻辑是相通的,判断宏观方向,凡事早做准备,结合自己的情况做最大化的风险对冲。没有绝对的精准,只有算好概率的配置,只要长时间的在赛道上,就能以积累胜出。
我想很多人看无数分析文章,也是想了解一下趋势方向,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生活变得更好,可是看来看去却是越发的焦虑和茫然,首先得是自己利益相关,人性都是偏向于短期利益的,考虑深远必须得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所以和自己切身利益绑定的才能有动力做预测性研究并执行,比如所处行业的未来,会不会被技术或智能取代;还有自己的专业或岗位有没有新的发展,只有利益攸关,才有持续学习进化的动力。到了需要考虑投资理财或者人生跨界的程度,就应该找最专业的合作,或者简单一点就是看那些最牛的人在干什么,分析趋势方向是要至少看到两年后的,有长远的视角,才能反向在现在有耐心做布局。
我们个体其实也一样,提前做跨界或战略转型,在即将起飞的领域折腾,得有看三年五年的耐心,一开始肯定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但必须得跨出那一步,所谓躬身入局才能找到抓手,等想好再行动就误了。
历史是不能按逻辑推断的,历史是偏见,因为是主观的人做出来的,我们只能是确定好方向,自己跳进去做,进去了,才能创造自己的历史。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