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关于“钱”的认知(三三)

发布日期: 2024-11-14

巴菲特老爷子说了,投资的关键在于选择一条长长的坡道可以滚雪球,所以说到底,他成为股神,就是因为总能找到长坡道,而其他人既没有辨识的认知、也没有一直滚的耐心。

我们做选择、尤其是人生决断时,也是同样的道理,选的是可以更长远发展、且收获具有大概率复利效应的方向或者领域,就像郭嘉取曹公舍袁绍、贾诩更是每次都能以最佳姿态登上更大舞台,还有诸葛亮舍刘表、孙权、曹操,最终选择了惶惶如丧家之犬、却有英雄之姿的刘备,总是要给自己更广阔的未来,眼下的利益并不是智者所看重的。

大到国家地域,再到领域行业,企业组织,小到个体选择,都是一样的逻辑,现实中有多少人却只能看到尺寸范围、死守着一点点蝇头小利,放弃了有无数可能性的将来啊。

郭嘉舍弃当时名重天下、四世三公的袁绍,是这么说的:“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这段可以说是字字珠玑,我们一句一句的看,”智者审于量主“,就是说选择、尤其是一生抉择的大事,决不可头昏盲目,因为只有登上好舞台,才可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时隔两千多年,我们仍然惊叹于其惊才绝艳,就是得益于其明智的选择。再看他舍弃当时大多人趋之若鹜的袁绍给出的理由,那真是一针见血、入骨三分,说他徒有其表,想学周公吐哺,却不得其神,”多端寡要“是总不能做最重要的事,浪费生命,”好谋无决“是想得多、决断少,不要说争霸天下,这样的人我们现实中遇上不也是能被气死吗?事实上,袁绍麾下田丰、沮授都是毁于他这种性格,与改投曹公的郭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后人读来也是扼腕叹息。

王安石填过一首小词《浪淘沙令》,道破古今兴亡事,不由得感慨,历史湮没了多少怀才不遇的英雄啊。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个人有才华固然很重要,但都不如作对选择,田丰的才华谋略就不如郭嘉吗?诸葛瑾再不如弟弟,也是伯仲之间吧;吕布麾下的高顺,如果放到曹公手里,该迸发出怎样夺目的光彩?干得好不如选得好,可事到临头能选对的少之又少,那个年代很多时候还跟人生际遇、家族出身有关,可如今的商业时代,大多人究其根源还是放不下眼前利益。

永远都要谨记:寻找可以迸发无限可能性的机会,那才是未来。

然而,细细想来,不确定是与人性相悖的吧,能有突破谈何容易啊。

新时代下的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