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关于“钱”的认知(三)

发布日期: 2024-10-14

‍‍

钱是资源的一种,它的流向受人性和政治影响,如果说政治是对人性的利用或操纵,那么可以说,钱只受政治影响。

‍‍比如在我国,国人关于钱是啥东西的了解,是改革开放的40年间构建的,改开以来确实上演了无数财富神话,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是借助国家飞速发展的东风,最典型的“时势造英雄”,跟当时的环境背景因素高度相关。

那么时易世变,如果还想要获得金钱的青睐,必须从经济和金融跳脱出来,深入学习和理解主导金钱流动的政治,原先背景环境的要素是否依然存在,如果不存在、甚至是底层系统的改变,金钱就已经不是现在大多人以为的样子,获取金钱就会越来越难。

2001年加入WTO是个融入世界大贸易的关键节点,中国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在全球化市场里攻城略地,改革开放后求富的意识和低廉的劳动力使得中国快速融入全球,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引进技术、资金和商业理念,使得中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少数先富产生的带动效应也让下至个人、上到政府都在谋发展,而我党的执行力大幅提升生产要素的效率,就这么从划定特区开始,一步步使中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到了现在,已经可以和霸主美国正面相抗而有来有回。

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从一片废墟起家,经历全产业链的全面增长,从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婚嫁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九十年代,手机、电脑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2000年后,资产从几十万向百万级进发,以汽车、房地产还有从美国复制模式的互联网为代表,也成就了大量房地产老板、资源型的矿老板、和规模型的互联网企业家。

在发展为先的原则下,与国家一起发展是一个有无限可能的、草长莺飞的好时代,低廉地获取政策信息和优势,利用信息不对成积累财富;低工资、低福利、高强度,也是企业主甚至是整个国家来以发展的底层因素,土地成本和环境破坏成本极其低廉;还有面向全世界的极低成本、极其迅猛的抄袭和仿制,还有M2激增导致的资产升级。

世界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化太快,我们国家又迎来了政治底层的变革,很多人、尤其是已经有成就的人还在依旧有思维应对快节奏,殊不知,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将旧有模式、逻辑扫进垃圾堆,这在过去两年内表现的特别明显。

我们看周围有一批5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他们并明白自己的成功是大势所趋,总是盲目迷信过往的成功经验,在如今这个时代中,你只有不停学习、不停进化,才有可能快速适应、不被淘汰。

现在坐拥庞大身价的人,并不意味着能力和品性强于整个时代,很多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视野、格局等已经和时代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金钱需要与之匹配的认知来驾驭。

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奇迹,但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必然也积累了无数问题,这是风险所在,也是与外界比如最近的中美贸易战可以攻击的地方。我们的文化传统就对房地产有特别的执念,01年到21年二十年时间内国人的大多资产都是房地产,所以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这些都是我们从去年就讲金融安全的原因,也是容易被攻击的地方。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国家会力保房价不会破掉,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房产还是未来5年最抗通胀、抗风险的资产。中国人骨子里毕竟还是农耕文明,守土置地那是基因里的东西,而且喜欢从众,所以追逐城市化是下意识的选择。

房产是专业相对低门槛的领域,随着国运攀升,只要买了就能对抗通胀,民众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和专业能力,所以房产从性价比来说,最安稳省事,也是最后一波普通人也能参与国家红利的机会,当然从16年开始、到21年峰值,房地产行业回归自主属性,已经丧失了政治加持,不代表金钱的流向。

若是和国家一起谋发展,为自己谋得更高阶层的机会,就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创业,只不过专业门槛较高,好的项目在圈子内部就可以全部消化干净,年轻人是否在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圈子里至关重要。

最后的相对普遍的机会是: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像李子柒、黑神话、网络玄幻小说都是典型的例子,只不过目前还很稀少,也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是年轻人的机会。

说这么多为什么?

就是一个客观的趋势。

大多数人对世事变迁的应对也不过是买个房的防守,改变阶层的主动式进攻已经越来越没机会,未来十年,可能是最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