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羡慕嫉妒恨”,自责这心态不应该有?

发布日期: 2024-10-05

我们都会羡慕那些成长飞快的人,可能是因为勤奋、学识、才能,也可能是手腕、心智、协作,甚至仅仅就是运气,眼睁睁的看着原先还和我们差不多的人就那么扶摇直上,这个时候不妨自问一下:会是什么心理?

细品。

“羡慕嫉妒恨”,人类的基因决定了这就是本能的反应、正常的情绪,胸襟开阔的会压制不舒服然后真诚祝福;积极上进的会观察总结,然后化不舒服为动力,默默发奋,并坚信自己也可以做到野蛮成长,注意,这些有益身心的反应都需要逆人性,都需要有前期的积累,要有足够的认知和学识。

而更多人的反应就是顺人性,有的利用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快速遗忘,别人的好跟我也没什么关系,该咋样还咋样,回到自己的舒适圈;有的就会放任不舒服,可能演化成嫉妒、抱怨等情绪,反而有害。

“羡慕嫉妒恨”是在正常不过的本能反应,意识到这种心态不好,这已经是修行了,修行就是逆人性。

然而,压制人性何其之难!

人性是复杂的,表现出来形形色色的外在,在当今这个世俗规范中,有的被定义为好的,有的被定义为不好的,我们却要以扬善惩恶的名义,发扬好的,压制不好的,可他们分明就是千万年间进化留下的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品性,本质上是一种东西,这不是分裂么,所以修行才总是那么难。

而要有效修行,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人性,人性的基因都是自私的,只有这样才能生存,而那些利他的光辉是在群体协作机制中产生的高价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靠谱的修行路径是利己利他,这也是我分外推崇管子的原因,“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我们在设定修行目标时不能一上来就要兼济天下,而要从对自己有实在益处的地方入手,空谈无用,让自己变得更好应该是每个行动者的第一目标。

要有远大的理想,更需要务实,让自己变好,健康、学识、技能,进而家庭、亲友,最后才能谈回馈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序千万不能颠倒。

再回到看别人成长飞快我们该怎么办?

很多人觉得别人成长那是别人的事,跟我没多少关系,这就是疏漏了很关键的一点:复利效应不仅仅是发生在别人的正向成长上,还会发生在自己的负向倒退上,这就是马太效应赢者通吃的根本原因。

当你觉得别人的成长只能羡慕而和我们没啥关系时,这个社会的资源可不这样认为,本可以属于你的社会资源被成功者吸纳,成功者的成长速度更快,而你的成长速度因为自身和客观的限制会越来越慢,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全力奔跑才堪堪留在原地,更何况是按自己的速度悠闲度日了。

我举最典型的例子,得到APP16年起步,最初也合作双赢捧火了很多专栏大咖们,他们本来就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通过得到的平台,最受益的正是这些已经有成绩的成就者,他们会越跑越快,因为他们的积累、他们的资源、他们的输出都在客观上形成一个成长的势能,不可阻挡。

所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首先就是正视自己的人性,抛开假大空,设目标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然后就是那句说烂了的却无比真实的话:不能懈怠,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