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发展中解决问题

发布日期: 2024-09-16

‍‍

‍‍收到的问题如下:怎么才能得体的拒绝别人?

如果觉得周围的人都很好,如何才能预防被骗?

怎么才能让家人放心自己不会被骗、没有被压榨、不是廉价劳动力且不会随时被抛弃?

这是来自同一位小伙伴的问题,这些年差不多的问题也被问了很多,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一次性讲清楚。

这类型问题是典型的弱者思维、弱者心态、弱者生态位的特征,注意,“弱者”只是一个客观描述,也是每个人包括我都经历过的状态,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弱鸡啊,反过来正说明当自己变强之后,这些问题都会自然解决,根本不需要担心。

那么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变强?

先从清醒认知到有害思维、并破除掉有害思维开始,比如以上“得体的拒绝别人”“被骗”“家人担心被骗”。

首先“拒绝”就是拒绝,不存在得体这回事,影视剧、现实里所谓“得体拒绝”只不过是明面上没有撕破脸而已,被拒绝肯定是伤感情的,需要衡量的只有利益边界。

在理性的状态下,只有对双方都有益的才会被接纳,只要是有损任何一方利益的都会被拒绝,但现实中不管什么原因,侵犯别人利益边界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很多被教育“温良恭俭让”的人看来,这种现象就不该存在,所有人都应该面对利益礼让才是,实际情况却是:利益厌恶真空,无时无刻不在见缝插针,直到被堵住,形成利益平衡。

这就是博弈。

拒绝就是利益博弈,就是对利益侵犯的反击。

当你的利益被侵犯却没有拒绝,那么必然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当时当刻没有计算清楚,侵犯已成既定事实;要么是心中有个更高的价值比如“礼让”,让你在利益被侵害时选择忍让,直到对方得寸进尺忍无可忍。

所以,不管什么原因,拒绝的实际行动做出来,才是对于利益边界维护的清晰指令,只要还没有“拒绝”这个行动,那么利益侵犯行为就不可能终止。

知道“得体拒绝”是错误认知的原因了吧,只要是“拒绝”就是利益博弈,为什么会有对于侵犯自己利益的人还要得体的想法呢?利益侵犯这个行为别人已经做出来了,“得体”就是牺牲你的利益,“拒绝”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期间只有计算。

理解了说到底、说到本质都是利益,利益既有有形的物质层面的东西,比如金钱福利等;更包括无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荣誉价值,所以到底该怎么做,衡量标准就是要看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注意,“自己”很重要,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金钱至上,有的人荣誉至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就代表着重要序列,价值取向就是投入产出的衡量标准。

再看第二个问题,如果你觉的所有人都好,就是“人善”的假设,那么就不可能预防被骗,你要预防被骗,就只能假定“人恶”,这就是价值取向的问题,那么在现实中该怎么做?

我个人是“人善”假设,所以自己的人设和界面就是真诚、开放、包容的,人设友好会带来大量的机会,但肯定会被骗、被侵犯利益边界啊,一旦被侵犯,第一时间还击,直到双方又走上合作共赢的路上。

这是总体策略,具体执行时,当然需要足够的智慧阅历、以及操作时的精微度,而智慧、手感精微都只能是在不断的经历中才能淬炼出来,绝没有听了就知道这回事。

那么到第三个问题,家人担心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还很弱,只有变强那一刻,家人才不会担心,而变强必然需要足够的历练,在变强的过程中,也一定会经受损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区别就在于把损失当做学费,让自己快速迭代,快速的成为家人朋友的骄傲。

说到最后,解决方案就是一个:自己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