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当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
发布日期: 2024-09-09
万物进化是有其意义的,当然除了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其他物种的主要意义就是围绕生存的进食和繁衍,而人类数千年来就在追寻生而为人的意义,”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上最聪明智慧的那群人围绕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奠定了人类文明的根基,形成了信仰的认同、身份的认同、自我的认同。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迭代,而每一次迭代都是解决现实生存中遇到的社会性或结构性困难,现代文明以来几乎解决掉了物质层面的生存问题。如今全球还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是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原因,而不是物质本身的匮乏,而目前的科技更迭旨在服务大众(明面上的,实际上在重构生产关系),从主观层面让人体验更佳、精神更富足。
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四大领域:认知科学、生物科技、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智能)都在蓬勃发展、并在初级开发应用阶段,如果未来若干年后科技历经数次指数级爆发,神人+智能的世界模式将是无比真实的可能,人类的精神需求也可以通过脑科学产品比如头显、脑机接口等来满足,那么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是在掘现有宗教的存在根基,会造成现有秩序的彻底重构。
但应该乐观的是:人类进化至今、雄踞全球,就是因为总能找到与时俱进的”想象体“来供更过人协作,而这个”想象体“将是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则。
关键在于:如此级别的世界秩序重构,你,该如何参与?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在人类目前掌握的力量足以毁灭地球的情况下,我们假定不会再有世界级的战争发生(如果发生,人类毁灭也就不需要探讨了),那么跟以往历史完全不同的是:不会再有极端式如人口断崖式大量减灭、社会秩序彻底崩溃的世界性变革,可以说核威慑迫使人类只能是战略性的保守主义,只能是在现有的几种社会规则和文明体系比如大陆法系、海洋法系、伊斯兰、佛、基督、科学等之上更迭,政治、军事、文化、制度、宗教、意识形态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融合、博弈、演化,相辅相成、相制相约,从物质时代走向数据时代,也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来,六千年未有之变局。
但却是大争之世无疑,可稍微类比的是春秋战国之期,列国纷争、变法,是当时全球最具开创性的思想荟萃,为的就是解决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百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彼此争鸣,激荡出各领风骚的思想巨匠,而今又在四大科技领域的突破关口,面临着蚕食、取代人类的智能压力,我们该如何自处?
又该如何把握趋势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而什么才是最大的生意?
昔日吕不韦见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问其父曰:种地可得利几何?答曰:十倍;又问:珠宝?答:百倍;再问:如果把失意之人捧为国君进而掌管天下财富呢?其父大惊曰:那可无法计算了,这就是吕不韦和异人(后来成为大秦庄襄王)的双赢合作。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借鉴:要么成为异人,要么成为吕不韦。
放到眼下的处境,异人则是代表21世纪尖端的四大科学硬核领域,如果手握尖端技术或者在这些领域的年轻人可以往这方面努力,未来10年内不管是专利还是科技进展将会有井喷式的增长,这些可以改变世界的科技就是奇货可居的异人。
而吕不韦则是代表资本的投资人、以及懂得如何把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企业家,还有手握足够权力的政府和更重要的文化意识、价值体系。
人类发展的底层逻辑就是政治经济规律,现如今商业文明是主流价值,货币、金融体系、商业逻辑等都属于”想象体“,而包括各大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在商业运行中博弈,那么未来最大的”想象体“必然是现在普世的民主、专制、佛、道、儒、伊斯兰、基督这几个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共识为基础,融合商业、科技演化出来的全新的全人类意识。
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让更多人相信的”想象体“,到底是何等模样无人可知,但就像吕不韦父亲闻之大惊那样,其中价值是无法计算的,从这个角度看,全新意识形态塑造才是必然的趋势,而这可不仅是商业角度的兆亿市场,更是传承千古的伟业。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开放、包容是王道,只有海纳百川才能最大可能形成覆盖人类和智能的“想象共同体”,所以任何形式的复古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放眼未来才是正道。
就以国学传统为例,我个人是传统文化的拥趸,但也绝对不赞同原样照搬放在现代、更遑论未来了,像《弟子规》《二十四孝》中很多内容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本草纲目》《抱朴子》中很多偏方也在拖累中医的发展,再过二十年,认知科学和生物科技倘若取得巨大突破,人类寿命大幅增加,现有宗教佛、基督所讲的轮回、天堂地狱等都会十分尴尬,虔诚的祈祷或念经积功德是在感受衰老、生命流逝的情况下,若是出现新科技可以增寿20年、焕发青春,我想对更多的人来说更现实的问题是怎么把每一天过的更精彩一些,毕竟世界那么大。
在当下的大变局下,成为大国国民,放眼全球,参与到世界级别的文明思想演化当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这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道,也是我们的立场,并且是终身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