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发布日期: 2024-07-25
日课的积累,都是大脑思维痕迹的忠实记录,为我日后复盘提供第一手的收据。
每个人都是过往所有经历的集合,我只不过是野心大了些,想要知道人生的来路,更想规划去处。
大脑在跟外界博弈,记录的正是被反向塑造的过程,我做的事其实如机器般重复且枯燥,锻炼、读书、盘点资源、推演、谋划、写作、反省,日复一日,都是笨功夫。
反过来,也正是这些笨功夫构建成我最大的壁垒,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形成一项很核心的能力:
透过现象看清万物之间相互连接的本质的能力。
如今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好像总是在见证历史,事实上,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特别大的起落和冲击要说改天换地,当初的工业革命才算得上彻头彻尾的变革,人类甚至不具备对未来的一丁点想象力。
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当时一样有过。
人生是个马拉松,要在起跑之前对整个路线有了解,不能一上来就狂奔,要调匀呼吸、分配精力、控制节奏。如果跑得太慢,你会掉队,但是,如果跑得太快,更可能很快就会精疲力竭,坚持不下去。
万物互联的时代确实比工业时代更复杂。不仅仅是互联网,全球经济中的供应链、贸易、所有因素,社会生活中的网络,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融通,每个个体大脑的运转,都会形成网络。
那么,你有没有把这一切都当作网络体系来形成认知?
我们天天都能看到闲置的卧室,只有Airbnb才想起来把这些卧室连接起来,当时创业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不靠谱,这才是颠覆。我们现在说起货币想到的还是人民币或美元,最多想想比特币和与之相关的算法,那未来还有什么能充当信用交易介质?
我们已经在互联时代浸润多年,每天都在享受着互联时代的便利,但这并代表我们了解身处的环境,所以我每天都在摄取、筛选、搜证信息,为的就是让真实世界在自己的大脑中更加清晰、精确一些。
人这个物种,容易对情绪化的东西形成感知,但对历史脉络往往感知奇差。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互联时代,而且已经进入了互联时代的下半场,但很多人依然浑浑噩噩。在打王者荣耀的人和开发王者荣耀的人之间,刷抖音和开发抖音算法的人之间,隔着从地面到云端那样遥远的距离。
每个时代都有其权力节点。在互联时代,一批跟过去的社会节点截然不同的、新的权力圈层正在成型,很明显就是那些掌握大数据、掌握算法的人。
互联时代给了很多草根机会,是小人物的时代,是人人都被赋能的时代。
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
在互联时代,新的权力阶层是那些掌控着网络体系的人,那些互联时代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人在技术面前没有哪怕一丝还手之力,能跟上、不被拉下是第一步。
所以,尽管我们已经生活在互联时代,看似可以连接世上所有的东西,但如果不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基本就是拱手让出自己在未来的权利。网络是给了普通人和小人物更多的赋能,但与此同时,大公司的影响力在悄无声息中变得空前巨大。
未来已来,只是分配不均,且是极度不均。
过去的重大变革发生在明处,现在呢,头条新闻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变革是在暗地里被算法和网络设计主宰的,而这是一个“黑匣子”。我们看不到网络的深处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能看到,只能是在发生之后才突然察觉。
时间正在被重新理解。技术进步总是超乎人们想像,但人性是不会改变的,技术发展的底层仍然是为了满足人性的基本欲望。我们希望用更少的消耗做更多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更精彩,所以,时间就这样被压缩。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放弃了隐私以及选择的权力,最终失去的将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