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行动起来
发布日期: 2024-07-05
我的幸运在于经历的足够丰富,所以习惯于行在知前。
学习不好,没有按照正常的上学、求职、在一个专业内打磨、提升、树立行业信誉这样的路走,像一个好奇的孩子,闯入多个世界,鼻青脸肿、遍体鳞伤是一定的,都是进入新圈子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这样反而练就了习惯于跨界、在不同生存环境下都能快速适应的本事。
我曾长年身处底层,做过不少并不引以为豪但绝不后悔的事。在只求生存的世界里,只有活着是唯一的准则,舍此皆是虚妄。所以没有霁月光风,也不会谈子曰诗云,所思所想所行都遵循: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杀出一条血路。正如吴起曾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那些年的历练带给我的就是一股颇为精粹的杀气,沉静内敛却一往无回,行动为先、不作空谈。
上师从小种在骨血里的信念是尽可能向所有人学习,这也反向决定了我“适者生存”的行为逻辑。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两位同龄人,大梁和李君,他们是中国真正的权贵,他们的生活方式相当于带我到峰顶看了一圈,有了认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上学时我和李君都是安静的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读课外书,他给我讲党史、军事故事,各种文献秘闻信手拈来;我带他混迹于黑夜中的悉尼,见识最真实的人性,庙堂高远和草莽本色,我们各取所需。那一段时光的密集交流,绝对比学校里的什么管理学有效实用的多。
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游击战术,他给我讲国民党对井冈山进行第五次围剿,放弃了过去喜欢长驱直入穷追猛打、借助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战略,改为步步为营的持久战略与堡垒政策的战术(不知道是不是蒋公在模仿自己偶像曾公“结硬寨、打呆仗”的做法),其时27岁的林帅认为我军当时的任务不是阻滞敌人的前进,而是务求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管计算多少、准备多少,最终的目的不是硬抗拖住敌人,绕来绕去,而是杀掉所有的人一个不剩。我党将星似乎都擅长集中优势力量最大限度消灭敌人,就像毛主席说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给他讲江湖势力是怎么占地盘、怎么笼络人心、怎么恩威并施,相互印证,颇得其趣。
跟谁为伍直接影响人生。
人是群居性动物,人类社会的运行都离不开某种约定俗成的信仰,而这些风俗、体制、信仰、观念、意识都是人类进化不停博弈后可以利益最大化的产物。
个体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意识理念与环境的支持分不开,得到环境的认同,相当于得到周围人甚至是社会的加持,对这个理念的坚信和执着程度就会大大加强,个体也会笃信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认知理想根本得不到环境的响应,人性趋向于打压异端和不同声音,甚至得不到朋友、亲人的支持。事实上现实中首先阻挠的往往正是亲友,在没有外在支持的情况下,难免会怀疑自己曾无比坚定的信念,尤其是如果遭受一点挫折,就很难再持续相信自己的理念到底还应不应该坚持。一个人在有支持和鼓励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容易的,但是没人愿意支持、甚至连最亲最近的人也反对时,扪心自问,你的坚守和执着是否强大到还能毫不动摇、没有一丝犹豫的为这个理想一往无回的奋争下去呢?
是的,绝大多数的人根本无法做到,他们信念薄弱、左右摇摆、优柔寡断,他们会在稍遇挫折就选择放弃自己,他们会受不了孤独而选择泯然众人,他们会在无数次的繁琐中中渐渐冷却了曾经无比炙热的心,他们会在生活的重击下变得丧失斗志、举旗投降,他们会在周围人或冷嘲热讽或以爱的名义苦口婆心中变得怀疑自己最终屈服。
但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在所有人都被命运碾压、被生活蹂躏、被苦难煎熬、被世界重击中放弃梦想时,他们却在以无比的耐心、坚韧的意志和执着的初心艰难但步履坚定的前行,这样的人才是生命的高阶玩家。
以创业为例,合伙做事业本来是共聚大业的好事,可太多的人缺乏杀气,不知道游戏规则,将创业看做浪漫、有面子的事,却不知道商场如战场,只有成本(粮草辎重)、交易(打仗),你必须计算现存的钱粮可以存活多久,以市场上的资本量,一般在融下一轮钱之间有3-5个月间隔,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内就要做更多的流量、打更漂亮的战役,唯有这样才能打动投资人投钱,与此同时,你的竞争对手没融到钱就会被你逼死、并赶出市场,你作为胜利者抢占地盘、分食资源,反之亦然。
这就是生存,简单而残酷,都是需要计算,掰着指头算时间,数着钢镚花钱,每一个这样的阶段都是煎熬的时刻,所有创业者都有这种寝食不安的情况,只有一点点的熬过去了,坦白说,是把对手熬死了,于是你的生存资源就多了,才能喘口气,马上投入下一阶段的竞争,如此反复,哪有什么风光、意气,有的是过山车般的起伏,当从这地狱般的日子里熬习惯了,熬从容了,才能练就名将气质:“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拜上将军”。
我对书面上的理论通常是不屑一顾的,学东西要跟实实在在做出成绩的人学,任何领域的翘楚才是真正值得深挖请教的群体,书在实战之后再读,才能得其精髓,或者更精确说,把精华真正变成属于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