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理所当然的可能是错的
发布日期: 2024-06-13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巨量的信息,并对大脑产生影响。
这句看着普通至极的阐述其实是人生最重要、最底层的认知,每个人都在被洗脑,社会就是个充满各式价值和信息的、巨大的染缸。
认知得到,进而引发审视和思考,再进一步反向探求,既然接受信息就是被洗脑,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控制信息源,反向塑造大脑,一点点的规划人生?!
不同的食谱造就不同的身体,不同的信息也会造就不同的大脑。
我们从小接受很多励志故事的教育,很多伟人志士都是受尽磨难、历经无数失败后才铸就辉煌的,伟人要是没有令人心折、让人激动落泪的苦难史就压根就不符合世人的认知,因为整个世界、不论东西都是这么教育的,就是无数这样的故事给了在现实帐受挫的人继续前行的希望和勇气。
比如林肯总统,常见的桥段是翻开他的履历,在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一朝风云变幻,数不清的失败全部成了荡气回肠的旋律,多么的动人心魄啊,这就是典型的成功之路。
于是很多人就有了这样一种理念,想要成功必须得有失败,从小就预热,成功不容易,你想要成功就必须经历很多磨难、很大的打击,你现在正经历失败吗?那么恭喜你,已经迈上成功之路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多少人可到骨血里的信念啊。
然而这是错的,绝大多数时候起到的是副作用。
如果不是有足够的阅历,以及为人父之后对于教育(洗脑)的思考,也不会意识到事实上做成一件事情并不一定就得失败。
很多教材里宣讲的案例是不经历失败的成功就显示不出成功人士的英明神武,我需要很清楚的给儿子辩证清楚,有的伟人经历了无数失败,就像你听故事,情节曲折才有意思,一帆风顺那多乏味啊,现实中也是一样,我们只需要做一些搜证就会发现,异常顺利的人和事业比比皆是,就以现在世界最富有的微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为例,他们在攀上财富巅峰的过程中,哪有什么可以说叨的失败经历。
我需要儿子接收到关于成功的信息是准确的。
历史上,同样都是争天禄,曹操不管是文韬武略在历代帝王中都可算是翘楚,他的宏图霸业艰难之极?而不管行军打仗还是吟诗作赋都远不如他的高祖李渊,取天下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那这能说明什么?
太宗李世民的形象那是千古以降都光芒万丈的,虽然他很无耻的总在干涉记史,但军功履历是实打实的,除了最初征薛举有过小失败以外,其后几乎是犁庭扫穴、以沛然莫御之势塑造贤王、进而帝王的榜样,这又怎么解释?
靖难四年,燕王造侄子的反,起初一城一地的打,在山东被铁公和平安打的抱头鼠窜,倒是有不少失败,可自从改变战略直捣南京,顺利的一塌糊涂,就此改写历史,这确实是可以和失败是成功之母沾点边,可反观朱允炆,错用李景隆一次又一次,最终葬送大好局面,失败导致彻底的失败,又怎么说?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和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成功有很多因素,但绝对不是失败,从重要程度依次排序,运气、时势、环境、阶层、资源、个人能力,这些综合作用才有可能提升成功概率,失败更大概率导致另一次失败,只有对失败进行彻底的研究,并引以为戒,才可能导向成功。
我们仔细研究历史和观察现行世界,客观存在四种现象:1、很容易就成功的,2、经历失败才成功的,3、过的容易但失败的,4、过的不容易还是失败的,这都是真实存在的。
而我们关注最多的是经历失败才成功,并以此激励无数人前赴后继,因为不管是从人性角度还是管理角度,都需要这样的故事给人希望,现实就是很难啊,困难就是常态啊。
只不过从理智角度,最应该花时间精力研究的是被忽略掉的第一和第四种情况。
特别顺利的除了运气极佳的极端情况外,我们通常以为的运气好背后一定有巨大的工作量以及智慧,因为外人能看到的顺利背后是看准趋势、大笔投入、并可以规避风险,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高境界的一等智慧,其中蕴含的眼界、学识、思维逻辑、决断才是最值得学习的。
第四种过的很努力却仿佛被诅咒、总是失败的情况也很常见,这其中就有笃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每天看各种鸡汤励志,张口闭口英雄豪杰的苦难史,史泰龙、肯德基等故事信手拈来,看着很努力、很积极、很上进,即便是失败,反而觉得自己正在前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上,甚至有人觉得得像史泰龙那样失败1000多次才行,好像成功是集齐失败卡就能召唤出来一样,这是最可悲、最可怜的一种,失败甚至成了思维惯式,全然不知除了努力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比方说思维、见识。
脑子一不小心就被洗歪了,慎之又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