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的生存原则
发布日期: 2024-05-15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一直在外漂泊,活得还挺好。
家乡所有的关系我都可以找的到,从公共部门到社会关系,于是在很多人尤其是长辈看来就会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在关系圈良好的家乡发展。在传统的认知里,我们是熟人社会,立身做事都和人脉紧密相关,就无法理解如果不依赖环环相扣的社会关系,怎么可以、怎么可能活得更好?
确实,置身于熟悉的社会网络中会让人有稳定的预期,进而有长远的安全感,事实上,这是中华几千年来的认知,即便在海外做生意,也是宗族关系强大的潮汕、闽系、温州、还有安徽做的更风生水起。
脱离了出生长大熟悉的网络,往往会带着一点理想主义和满满的天真来面对生活的真实。我因为很小就混迹社会,所以不太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高校尤其是名校毕业的学生对自己预期太高,对真实世界的运作规则没有认知,总以为仅凭自己的本事就能换取辉煌的未来。
一些大佬在公开场合的冠冕堂皇往往会迷惑年轻的我们,以为他们说的一切都是真的,秉承正直、努力和勤奋,就可以通往成功之路。但等到自己真正深入其中实操之后,会发现那些在电视屏幕上侃侃而谈的大人物,也会酒后放纵言谈,也有人性中好色贪婪的一面。
《一代宗师》里有句话:“有的人得了面子,有的人得了里子”,我很喜欢,慢慢理解了中国人的面子和里子,虚伪与谨慎。滚滚人流包括我自己尽是些不得不带上面具的人,人前一面,背后一面,即使一个真小人,也很难见到。
所以规则简单、活的真实,是充分博弈之后的最优策略。
真实的世界里尽是面带笑容的豺狼之辈。
为了做成一件事,有更大的意义,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一个天真的书生慢慢蜕变成了成熟的、有责任担当的人。
这个时候会意识到家人朋友是基本盘,绝大多数时候只能依靠自己做出决策,我的温情应该给家人和朋友。相应的,在生意场上的处事手法会越来越狠厉,遵守契约和利益共享,是我不变的原则。
生存的手法,往往和理想主义背道而驰。
现实当中,相互博弈,斗争不停,只是看谁的脑力、能力更强大。
这就是个丛林。
最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你还对所谓“道德”“民主”心存幻象吗?
一切好东西都是博弈回来的。
在这个竞争过度的市场里,有人做放款生意,只要可以收得回来,无论什么手法;有人向人赊账募资,只要有足够的能力游说对方;有人在玩空手套白狼,只要可以展开魔术,让所有的参与者不知道幕布后面的底细,并最终拿出不错的结果。
能代表多少人的利益,就能做多大事。
事实上,如果一个生意人没有无中生有的本事,只靠实实在在的劳动力投入,生存会困难很多。但是,如果一个生意人有意无意的指望宗族、组织等成为依靠,那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其他人的手里,跟任人宰割没什么区别。
现代社会强大的个体,不依赖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宗教,应该是掌控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充分整合,尽可能多的让所有的势力包括个人、机构、组织为我所用,只看你把多少人的利益谋划在内。
这是一个强人纵横四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