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炼心
发布日期: 2024-05-08
人生便是这世间的修行,这个过程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居然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窥见大道,虽然永远都无法成为神或上帝或佛陀。
西方价值源于对上帝虔诚的信仰,这个历程衍生出哲科思维,思考星空、企图了解上帝产生的脑力结果就是思想。
有思想沉淀的人终究会找得到Inner peace,内心的平静其实就是为此心寻得了安放之处。
笛卡尔称之为:我思故我在。
而绝大多数人的所谓思考只不过是对欲望的心心念念。
金融市场是赤裸裸的名利场,诞生至今无数人想要知道其中的奥秘、然后攫取利润: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市场走势。
人们殚精竭虑、用了无数的方法试图研究管窥其中的一二,从各类技术分析、图标、易经、到掷骰子,彼得林奇洞悉了一个关键指标PEG就让他赚了一辈子钱。再往前就是当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某个家族成员在伦敦交易大厅静静等待前线与拿破仑战争的情报传来,以便买进还是卖出,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在那个通讯不发达、也没有足够财力组织情报网的投机者来说,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近距离观察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行为来做决定。
金融从业者为了情报费劲心机,这类行为直到现在也仍旧存在,比如内幕交易,此前一堆人盯着格林斯潘的公文包,再比如CPI或非农公布的前一刻总有机构提前了解到了数据,这就是企图接近上帝获取信息不对称的巨大能量,布局在趋势之前永远都是制胜之机。
很多学术成果都会被拿来作为工具验证市场,最早的布朗运动理论解释自然界分子运动的无规律性,那个时候就已经有物理学家用它诠释股票市场,无数数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付出巨大的心血劳力试图把研究成果作为通往财富之路的钥匙。
上世纪末,美国和俄罗斯的物理学家建立金融物理学模型,以量子力学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数学模型来推演金融市场,包括幂律分布、长尾理论、自组织临界的沙堆理论、混沌理论等等。
直到近年来,400年了,人们终于承认:一切都建立在不确定性上。
博弈到最后唯一有效的工具是概率,谁能将概率应用的出神入化,谁就能拔得头筹。
成熟市场成了堂堂正正的阳谋,技术再高、纪律再好的机构或散户也只有极其微薄的利润。
看不见的桌下,往往是掌握更多资源的人自然获取更多财富。
金融以金钱为主线,自然更贴近人性,规则更加严酷甚至血腥一些;其他行业本质也是一样以竞争为主旋律的,只不过个体在一个组织当中是以合作为主,组织和组织之间对抗竞争,生存的压力之下,时间的投向让生命有了活力。
满足欲望的过程绽放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