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成长的本质

发布日期: 2024-04-10

我这一生最喜欢两样事:读书和访人,本质都一样,高质量信息的吸收。

当认识到“大脑是可以被塑造的”这个事实后,方才有了对人生的些许掌控感,此前只能是被动应对。我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尽可能地投注在对大脑的塑造和开发上,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大脑对世界的认知度。

所以读书、冥想、记录、锻炼、历事、周游、访高人,统统都是淬炼大脑的选择,就连看上去飘忽不定、四处漂泊的生活节奏也是追逐高质量信息的一种外现方式。

不断进化是极致的快感,而自由是永恒的追求。

国产的影视剧少有佳作,是因为必须在既定的规则旋律下拍摄,当然就会缺乏对真实世界、尤其是人性的挖掘,呈现出来的都是些童话式的大团圆结局,“他们走到了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主旋律的引导是基于社会认同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人性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大多数人承受不起真实,真实往往对应着痛苦,但会深刻。

一部作品不能让人感到害怕、冰冷、震颤、发抖,继而引发思考,就算不得佳作。《权利的游戏》之所以成为史诗级的巨作,就是因为它尽可能的还原真实,没有人配得上主角光环,稍有差池的,都会死,只有理智、狡诈、冷酷且有温情,才能生存,后来烂尾,就又是硬要符合主旋律。

这世界熙熙攘攘,大多数为求名利,极少数为求自由,财富自由容易,精神自由难,思想自由更是难上加难。

我曾近距离的接触过捞偏门的群体,来钱很快。偏门相对于正统,泛指一切法规之外的供需关系。比如上世纪初美国曾经禁酒,黑社会兴高采烈,因为管制意味着暴利;我国禁赌,但是赌是人性,所以赌的变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且涉赌往往和黑社会有关;禁色情,性工作者已成为社会的隐患;全球都禁毒,所以毒贩会拎着脑袋做生意。

人类确实会有许多自虐、自毁的行为,有的是因为愚蠢,有的是生理原因,所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管理层会像家长管孩子一样的实施管制,但自律总是极难,欲望驱动需求,捞偏门的就不会断绝。当惩罚力度没有留余地的时候,会断绝捞偏门人的念想吗?不会的,他们只会变得极其凶残,任何妨碍他们发财和生存的人都会不择手段的铲除。

根除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一个:供需关系不存在,获取的利益少于付出的成本。

这是真实世界的本质,也是最高质量、最有分量的信息,知道真实的大脑和只活在岁月静好中的大脑,必然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善恶存在吗?

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就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