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要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

发布日期: 2024-03-29

如果不是有足够的信任基础和认知,千万不要给别人建议,但人性是倾向于对别人说教的,好为人师的虚荣是可以满足自己比人强的心理欲望的。这正是需要用功的地方,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动手、闷声做事,不要给建议。

人性的本能是揽功、卸责。当给的建议对的时候,每个人的自然反应是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学、努力,然后承认你的建议有点用处,还有人觉得只是运气好、忽悠对了。如果建议不那么适合他的状况,他会认为你说的是错的,然后会记住你说错了。

以交易分析为例,市场判断正确时,他觉得是运气,跟不上,市场判断错误时,他不止损,任由损失扩大,这个时候他记起你曾经对过,于是心存侥幸,希望你没说错,让他翻本,结果可想而知,他会把亏损统统记在你头上,并宣泄自己的情绪。

大家都是凡夫,又不是神。

分析师经常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了交易亏损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人会自责,也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

揽功卸责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本能。

做成事往往需要全套的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疏漏,于精微之处决胜。具体到交易,赚钱的细节在于强悍的耐心和严格的纪律,以及精细的资金管理。所谓控仓在于一旦判断错误,现实的浮亏摆在面前要怎么办,果断止损撤离还是硬抗等到转机出现;一旦抓住趋势,要如何保持仓位,以及如何止盈,如果操盘的较大体量的资金,分分钟都是考验心脏的上下波动,没有对细节的感知和把控,是没办法沉得住气的。资深交易员会浏览大量分析师的报告,但不会被报告影响,而是靠自己的系统捕捉报告中的细节,因为报告包含着无数利益,代表市场的情绪。

曾国藩是晚清的中流砥柱,他府中幕僚无数、人才鼎盛,有多少人能被世人熟知?李鸿章后期独当一面,谁又知道他也曾是曾国藩的幕僚?历史记住的是走在前台的担当和谋略。

其实这不重要。

长远来看,每个人都要死的,每个人都是历史卑微的卷入者,绝大多数人不会在历史中留下任何痕迹,就连巴菲特在当世如此成功的投资者,也大概率不会载入史册的,人类都不会记住,但马斯克、奥特曼会。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之后,人类记住的是那些推动历史进程、带给人类美丽和光明的科学家、哲学家、诗人,以及搅动风云的、有数的政治家,但政治家越伟大,就越有争议、毁誉参半。

活在当下。

赚钱是商业文明中最深刻的修行以及作为个体最大的价值,因为在商业世界里,金钱是思想深刻的体现,是世界给自己境界的最直接、最正向的反馈,如果能持续的赚钱,本身就是对思维和境界最大的褒奖。

未来我们大概率留不下任何印记在历史上面,所谓的荣耀、尊严、浮华都是被忽悠的虚拟概念,只有自己和身边人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在自我实现和代表更多人利益的同时,能对世界产生一点正向的影响,那也行,但宏大愿景一定要是自我实现和身边人共同进化的自然产物。

这个世界是以结果说话的,你有什么战绩,累累战绩才能叠加出金字招牌。

只不过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都在小心翼翼、用尽全力的应对这些不确定。

《三体》里有个著名的物理学故事:有个枪手对着一个木板打枪,10厘米一个洞,木板上住着一群二维生物,他们的物理学家于是得出宇宙规律:每隔十厘米,宇宙有个洞。还有那个有名的猪(或者鸡)的故事,每天早晨7点钟有人喂食,一头聪明的猪总结规律后得出每天七点钟有食物降临,这是猪界的宇宙定律。一年后,猪场主有一天早晨7点钟把所有的猪拉去了屠宰场。

人类和猪没什么区别,和木板上的二维动物也没什么区别。

不要以为自己洞悉什么规律,也不要以为这点心得就是什么金科玉律,就想着到处跟别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