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啊,认知收割无处不在
发布日期: 2024-03-08
大众有个印象,就是老年群体是被无良商家和各式骗子重点关注的对象,老人的退休金被花式营销弄去买一堆无用的垃圾,甚至被包裹在花言巧语之下骗去买理财产品、高利贷等,往往就是血本无归。
老人容易被骗的原因很多,他们的思维无法适应这个眼花缭乱的时代,他们缺乏来自子女的陪伴,以及中国传统尊老爱幼的美德让他们放松警惕,不管怎么样,老人被骗的大部分责任还是在子女身上,多跟父母交流、多抽时间陪伴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不然老人为什么要相信他人多过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不仅老年人,任何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骗术,骗术针对的是人性,并不是年龄,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孤注一掷》,里面被骗的可都是年轻人、还有自以为是的高智商群体,我们年轻人面对自己的陷阱也躲不开所以淬炼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洞察本质、提升分辨力才是正途。
年轻时构建系统降低行差踏错的概率,到老年系统成熟也会明辨是非少犯错。
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成长阶段,健康成长、储备知识,尽量形成稳定世界观和健全的人格;二是自立工作和财富累积阶段,也就是从成人进入社会养活自己一路升级打怪的过程;三是老年休闲阶段,主要是消费和享受生活。
第一个阶段,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辈都没有接受过金钱的教育,这和历史传承以及文化底蕴有关,我们耻于谈钱,当然也不会有任何金钱的观念,这在上两代甚至是政治错误,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当然也是空白缺失的,如果不是后来以财务、金融为专业,会发现大多人在整个人生阶段对金钱的认知空白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还被各种有毒的理念残害,陷于某种桎梏不可自拔。
第二个阶段是安身立命,不管是在打工,又或者在创业,不是老板和员工的分别,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替自己做还是替别人做,本质上都是在“挣钱”,需要出卖自己的时间、精力、产品、理念,以求更多的人接受,进而创造价值,获取声望和金钱。但凡出卖时间精力的都不算是高效的财富累积手段,大部分仅仅是摆脱贫穷,只是养家糊口。
钱生钱,才是“赚钱”,这就涉及对金钱的理解了,也是大多人缺乏的。有多少趁着趋势做起来的新钱,第一时间是豪车大宅以及各种物质的享受,压根就没有投资让钱生钱的认知。
好在金融财务知识是可以学来的,少年时缺乏金钱相关的知识喂养,可以在后天弥补补,尽可能的多读书,小额的演练交学费,广泛涉猎经济和投资知识,最好是找资深的老兵请教或者跟着学习,尝试额度不大的激进投资,比如股票、股权、以及杠杆类产品(最稳妥的是投资地产)。现实中最常见的却是其他领域做出成绩的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就大笔甚至全副身家杀入投资领域,这就是充足的韭菜来源。
跨界不争利,进圈子一定要交投名状。
比如股票对于每个人来说,寻找稳定投资是必修课;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投资是一个稳健的、金融相关入门选择,加杠杆意味着需要相应的财务知识,也对实战考验较大。
有稳定的工作收入,然后逐渐磨砺自己的投资水平,不需要成为专业的,只需要构建一个稳定的组合,每年有7-10%的收益,和时间做朋友,就足够第三阶段的老年生活了。
关键是我们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有意识的营造金钱知识的氛围环境。
我们并不是求大富大贵,在完成了家庭的资产积累,消费、居住、子女教育的费用之后,自然就是考虑老龄的生活。在进入退休生活之前,拥有钱生钱的的投资系统。
贵在不疾不徐、连绵不绝,结合自己情况形成自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