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参与制定新秩序
发布日期: 2024-03-06
很多年前,IBM造出了深蓝战胜了世界象棋冠军,国人不屑一顾:知道国粹围棋不?浩若星海。
20年后,google创造出alphago要挑战围棋,聂卫平斩钉截铁的说智能在围棋上不可能战胜人类,没多久把围棋冠军李世石打了个落花流水,但李世石好歹还赢过一场,也是人类最后一次在围棋上战胜智能,从那之后,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然后呢,国人语带调侃但其实很认真的说:国粹还有麻将呢,看能把机器整死机不?!
我们这个族群的进化经受了太多苦难,可以说是和天灾、人祸一路博弈生存下来的,所以有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总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就是绝对正确的,表现出来就是对各种国粹的骄傲自得,国粹确实有值得深挖的宝藏,但绝不是我们不思进取、思维僵化的借口,老祖宗的好东西也要和现代科技结合才能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美国几个天才在普林斯顿根据人脑的神经网络做研究,一句奠定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随后计算机诞生,看着是水到渠成的事,中间走过的路却好像四十多亿年前地球诞生、但过了三十多亿年才有一个单细胞生物从无机世界进化到有机世界,科学思想是诞生发展在西方的,这同样是个系统工程,只可能发生在具有哲科思维的西方世界。
我们的族群基因是务实和应用,似乎总能把某个现成的东西应用到最合适的地方,然后聚合更大规模的人完成生产效率的升级。
人类大多自得于人体的精妙,把自己看作独一无二的世间万物之主,在面对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没有人性情绪的机器时,并不当回事,尤其是国人,即便是科技已经全方位深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仅仅是把科技看成服务人类的奴仆。
事实上,天地不仁,宇宙间的通用语言是数学,万物运行的规则都是基于数学规律。
人的大脑神经网络无比复杂,即便是如今的技术也搞不清楚大脑的全部秘密,但最底层的神经突起之间的信号传递也是二进制的输入输出,进而呈现出各种反射区:触觉、视觉、嗅觉,以及根据场景分泌激素使整个身体达成平衡协调。
一种语言形成一种思维,不同语言构成不同思维,进而发展成不同的文化乃至文明,语言与思维无法割裂,本质都是程序,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同时也是最大的桎梏。
大脑的消耗量占整个身体静态能量消耗25%,因为人类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对自己和世界构建的链接统统都是建立在大脑的神经沟回上。
我们对身体的了解其实不如对宇宙的了解,人工智能也是一段程序,来自于人类的创造,以二进制的输入输出运算,写出协议,从而形成各种目标。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物理学的发展,正逐渐混合。人脑的综合运算速度远超过机器,机器只是依赖cpu的数量和互联网的贯通,而人类大脑是进化而来的需要维持能量消耗平衡,只能维持短时间长度的运行。
但智能正在走向量子计算和生物DNA计算的趋势,进化的根本就是能量和信息,智能的优势会全面碾压大脑产生信息的速度。
目前在单维度的信息处理上,计算机和程序远超过人类,在复杂跨维度的信息处理上,比如认知和情感,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速度远超机器,但谁也不敢说机器和智能就没有赶超的一天,就像聂卫平曾经死也不相信机器能在围棋上战胜人类。
很多人说机器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类,其运行规则是人类制定的。
马斯克和奥特曼之争就在于此,可能吧。
但问题是:你会是制定规则、并享受服务的那群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