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核心资产

发布日期: 2024-03-03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资产是自身信用的总价值,能不能靠脸和名字刷信用,背后需要赫赫的战绩和绝强的影响力。

对于大佬,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就是信用,很多银行都上赶着给贷款;对于普通人来说,比如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就是信用。

信用是最核心的资产,这是我反复强调的理念。

资产配置就是把资产和个体资源合理匹配的学问,比如稳妥型就多点债券和房子,激进型就多点股票和股权,但核心就是能够持续稳定持续创造财富,为个体提供全方位的信用支持。

那国家的资产是什么?

军事力量?政治体制?法律环境?GDP?科研实力?

都是资产,但核心永远是人,核心中的核心,是自我驱动引领社会的先锋群体,古时是“士大夫”,商业文明之下是“企业家”。

不管是思想、技术还是创新动力,是国家种族的活力源泉。

只要想想,围绕着自己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活琐碎想一想就会明白,是谁创造和主导了这些?

是整个社会的劳动人民,没错,但却是企业家群体牵头带动的,是谁有了创意并付诸行动?

是谁看到了需求要去满足?

谁设计了架构组织了金钱、团队?

是谁冒着巨大的失败概率和承担债务,可能还要承担失败跑路、进监狱、被黑社会追债的非正常的风险,更要命的还有不稳定的收入、健康隐患,去提供可能的产品?

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打工者是最稳妥的,不管是给企业打工,还是给体制打工,都是伸手党,才不会管这个企业是不是盈利,每月固定的时间伸手问企业家:我们的工资呢?我们的社保呢?我们的税收呢?我们的房租呢?

于是这些鬼上身的企业主们,想尽办法,卖房子,抵押资产,找银行贷款,甚至下载所有的借贷平台借高利贷,像养孩子一样维系自己的企业运转,交纳着房租、设备折旧、水电杂费、税费、工资、福利等等,承受着货币的高息成本,一年工作12个月,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严重透支着身体健康,顾不上管妻儿老小,即便有万钧压力,还得像没事人一样强颜欢笑,在黑暗中睡不着,瞪着眼睛问自己:这他妈到底是图个啥?可天一亮又得应付压力深重的一天。

企业在竞争惨烈的市场中厮杀,算计着成本,拼力扩大资金的运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殚精竭虑想各种生产力提高方法,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这些就是一个企业家的常态。

可大多数人最终发现,消耗青春、付出健康以巨大代价后,回报还不如一套房子。

谁能承受这种落差。

在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占比90%,提供者70%的就业,这才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组成,也是这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靠这些犯贱、犯傻、倔强的企业家群体。

可他们得到了什么?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的资产是房地产、股市、能源、土地,企业主都是剥削、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天生把自己放到企业家的对立面。事实是没有企业家的玩命和挣扎,所有的资源、资产狗屁都不是。

人性好像总是对最重要的东西最不以为然,甚至会凶狠以对。

整个社会是怎样对待他们呢?

所以不少有点积蓄的企业主,只能是被迫炒房、或者上市圈钱,然后尽可能的为自己寻求一点保障,却很少有做成特斯拉、亚马逊、谷歌的梦想,为人类未来、为星辰大海、为生命延长承担巨大的风险,去发挥企业家的禀赋特质,很少,华为做到现在付出多少代价?

如果没有了企业家这批真正的资产,还能期待什么伟大复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