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人
发布日期: 2024-01-15
大改革家具备一切使命、愿景、素质、精神品质和担当,在破解改革难题的时候,要干的是什么?
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在动态博弈中,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但呈现出来的、在外界看来就是斗争,大改革家不得不先在存量中进行生存竞争,我们看到斗争步骤是先布下关键支点,再利用冲突和撕裂确立彼此不可逾越的边界,逐步侵扰挤压,最终一网打尽。
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其生存环境中寻找出路,改革是从边缘往既得利益群体推进,李悝、吴起、商鞅、王安石、张居正、雍正,都是如此。组织面对衰亡的威胁,因此让群体意识到自身处于生存威胁之中是最快凝聚共识的方法,制造对立和挑起仇恨能够快速的将人群分类,而且,这种对立和仇恨会像滚雪球一样自我强化,并加速扩大彼此的裂痕,任何试图弥合裂痕的努力都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一旦成本过高就只能被潮流裹挟着随波逐流。
裂痕一旦产生就会造成无穷无尽的撕裂和对立,偏见和仇恨是它的催化剂,要弥合这种裂痕,阻止这种撕裂需要消耗越来越高的综合成本,当这个成本高得超过能够从维持规则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之时,就不会有人试图去弥合它,而会加入摧毁的行列,这个时候就是旧秩序坍塌、新共识产生的时刻,斗争是为了团结,而团结正是为了斗争。
政治确实充满了斗争,甚至以斗争为生,政治家看上去都是职业斗争家,但斗争只是政治家最常使用的工具而已,可能非常擅长、可能非常娴熟,但权谋斗争绝不是政治家的全部,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使命”“理想”“蓝图”才是。政治家有自己关于美好未来的构想,一切有利于实现构想的都是朋友,一切阻碍实现构想的都是敌人,“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让更多人支持自己的构想,所以我们看到政治家可以和普通人定义的仇人合作,也可以打击甚至消灭亲友,这是政治家不同于普通人最大的地方,普通人把伦理道德尤其是情绪当做标准,来定义朋友,敌人也顶多是让自己不爽、或者侵犯到自己利益的人,尽可能远离就是,这些都是符合人性的;而政治家的非人性在于可以理智的判断、以自己的理想划分敌友,且不被情绪影响判断,比如刘邦团结仇人雍齿,一步步剪除曾经亲密的战友,比如曹操优容血仇张绣,最后有冷酷的对待曾经最好的战友荀彧。
政治家就是可以控制自己人性的群体,想要完成改革,都得具备这种品质,在商界其实也一样,看看乔布斯,马斯克,扎克伯格,哪有符合普通人定义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