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系统与练上身
发布日期: 2024-01-13
幼时受法,《童子五十三参》是我的为人之道,造就了我“甘于处下、终身迭代”的根本心法;后来世间行走,进入和金钱人性打交道的金融行业,《孙子兵法》是我的系统框架,这就是自我修炼的实操宝典,比金融尤其是交易员这行更惨烈的就是军事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很庆幸入行时是按名将的标准打磨自己,才能在现实中多少做得到游刃有余。
大脑和外界的互动、吸收、沉淀以及博弈反向构建了我们的认知世界。
这当然造成了每个人迥然不同的思维系统和行事风格,而且展示出来看得见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背后的是过往所有经历形成的系统。
那些在世俗间做出成绩的人正是因为系统运作更高效、更能捕捉有价值信息、更能做出合适的应对,如此再形成正向反馈,大脑随之继续巩固有效模型,直到收到负反馈才可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所以成就一个人的,终会成为桎梏,破解之道就是终身迭代。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构建自己的系统、并找到系统运作最高效的那个节奏,也就是常说的找到状态。
所以别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言行举止,我们是不可能懂的,事实上可能当事人自己也不会全懂,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黑盒子,能够提炼总结的部分只是少数。
所以我们看到每个人或多或少的有些迷信,很多时候就是想要找回曾经有过的巅峰状态,吉祥物、吉祥数字、有仪式感的姿势动作等等,不过就是寄望于某种意象以求触发最佳状态。
修炼就在稳定的时间注意力投入,加强巩固大脑的运作系统,形成本能反应,至少会保持相对高水准的稳定输出。
比如我自己的系统是构建于资产配置这行,核心就像带兵打仗,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只要集结大军就会产生成本,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资产本身也是一样,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有成本。出兵是为了达成某种战略目的,既可以有战功和战利品,但同样的也可能全军覆没,资产亦是,所以在获取收益之前首先想得是规避风险和保本,再说多少收益。
金融这行标准就是盈亏,淘汰率极高,现实的反馈太暴烈且不留余地,亏了就是亏了,所以“先为己之不可胜”永远是铁律。庙算首先立足于对自己的实力评估,然后是外部形势,所以我对弟子学生们的第一要求就是“自知”,记录、日志、冥想、写作等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升“自知”的颗粒度,在这样的系统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就是最高境界,守得住、不盲目出击,几轮周期下来就能自然胜出,即便是要出击,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赚的钱、赚多少钱都是趋势送的。
所以我的系统本质是计算,计算结果如何又取决于参数是不是正确,因此整个计算都立足于获取情报上。
那活得下来自然雕琢成的系统就是:
1、求之于势
2、先为己之不可胜
3、庙算多者胜
4、情报第一
整个世间到处都是资源,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杠杆,怎么用取决于自身的系统,能有什么结果取决于系统的运转效率,而系统运转效率在一件件的实事中练上身。
不经真切的、尖锐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博弈,是不会有什么体感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