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发布日期: 2024-01-08
很多人觉得当下很卷、经济下行,实际上只是正常的经济周期而已,历史可以借鉴,那我们当下处于什么阶段?
我们从历史进程分析,工业化过程和劳动力的供给相联系,将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是指城市工厂最终吸收了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开始从剩余转向紧缺的转折点)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来区分工业化早期和成熟期,并在此基础上将工业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工业化第一阶段是“城市化阶段”。**工业革命开启之初,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所以在这个阶段,农村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被吸收,劳动力的供给可以看成是无穷的,工厂可以以很低的工资雇佣到任意数量的工人,由于工人没有足够的储蓄,大多数投资靠资产阶级自己的储蓄或融资。因此,工业化初期的绝大部分收益都归资本家所有。这个阶段,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激化,18、19世纪的欧洲就处于这一阶段。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刘易斯拐点来临之前。
**工业化第二阶段“成熟经济阶段”(黄金时代)。**是指劳动力供给跨过“刘易斯拐点”后进入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已经没有剩余劳动力了,工厂想要雇佣更多的工人,就必须不断提高工资,从其他就业部门吸引劳动力。于是工人第一次有了讨价还价的能力,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工资上涨的结果,是民众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企业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小。这个时期也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是刘易斯拐点后的经济成熟阶段,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日本,在跨过刘易斯拐点后,都维系了大约30 年的黄金时代。
**工业化第三阶段是“被追赶阶段”。**黄金时代很难一直持续,随着本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开始寻求海外投资机会,新兴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制造业的外移。这个阶段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从贸易全球化到资本全球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制造业的大转移,也给了后发国家追赶的机会。
第一波追赶者是日本。从1970年代起,日本在汽车、相机等产业全面赶超西方。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就进入了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被追赶阶段。在被追赶阶段,普通民众的收入增长逐渐停滞,只有5%的最富有群体收入持续增长,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直接从全球化中获益。与此同时,追赶上来的日本在197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代”,民众收入快速提升,称形成庞大的中产阶级。
第二波追赶者是韩国。到1990年前后,日本也进入了被追赶阶段,劳动者工资水平停止增长,贫富差距重新扩大。这一次的追赶者是韩国,1985~2005年是这两个经济体的黄金时代。
**第三波追赶者是中国。**2005年之后,韩国也进入了被追赶阶段,追赶者是中国。中国大陆在2012年跨越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出现逆转,工资水平提高,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也逐渐增加,导致部分中国和外国企业将工厂迁至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比如越南和孟加拉。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带动内需,同时也产生更多投资机会,中国至少会有20年的转型大机会时代。在这之后,中国也会如同美国、日本、韩国一样,进入被其他后发国家追赶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