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意识推演

发布日期: 2024-01-04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生产力关系和生存策略都构建在土地和农业上,所以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都重视农业,仅次于制订规则和拥有解释权的“士”,宗族家训也都是“耕读传家”,而工商业从业者处于社会底层,到了近代,遭受了巨大打击耻辱,甚至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一大批有识之士痛苦的发现,中华传统和工商业文明兼容性很差,这也正是马克思韦伯提出来的:“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原动力,而中国的儒家伦理不仅不能推动而且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不得已,为了自救,甚至需要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的地步,还有人说要放弃文明载体“汉字”。

我们看到农业文明和工商业文明呈现出两极化的对立,“仁”vs“利”,“血缘”vs“博爱”,“熟人关系”vs“陌生人契约”,这在思想爆发源头就是势不两立的形态,儒墨两家同为显学,已经势同水火。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的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却一直期待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当然就会被现实爆锤,所谓“打到怀疑人生”,丧失勇气、信心,陷入到恶性循环。

一个人如果缺乏对复杂事物的理解能力,就会特别痴迷于阴谋论,陷入到“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妄想中,还会沉迷所谓权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都是用虚妄耗散生命。

当下的浩浩大势,就是底蕴是农业文明的大陆法系、和底蕴是工商业文明的海洋文明之间的拉扯和博弈,改开以来的四十年,一穷二白的我们没有任何筹码,只能是先淡化自己的传统,把“资本主义”捧为圭臬,“白猫黑猫”先抓住“老鼠”再说,我们很卑微的嵌入到工商业文明主导的世界大贸易秩序中,用最廉价最优质的劳动力发挥出了农耕文明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也重新回到了棋手的位置。

那么如何更进一步呢?

当然是要重构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意识形态。

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墨就存在根本对立,好在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足够,“知己知彼”的素材充足,这一代人的使命真的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今的情势就很明显,中美对立,各自寻找自身更上一层的路,少不了明争暗斗,这也是世界局势不太平的原因,但还有几个大领域保持着非常深入的合作,比如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双碳、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智化制造,超算,等(两年内巨大的机会),也就是说,大陆vs海洋的胜负手在于:人类文明迈入数据时代的关口,看谁率先演化出可以和数据文明相融的秩序?

一切朝着这个方向的努力都代表光明的未来。

而从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看,儒墨的相融处,或者儒+数据、或墨+数据的推演,都是可投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