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发布日期: 2023-12-24
去年疫情的政策,导致全年有10个月(字面意义上的)时间待在家里,读书思考陪家人,每天除了睡觉修行日课和家人沟通之外,基本全用在了读书思考上,根据时间记录,平均每天能有13个小时读书思考,基本上一天包括论文书籍一起500页的量,我非常感谢自己能够享受悠居独处的能力,2022年,认知超拔,尤其是10月大结构定型之后,也随之想清楚了未来的方向和自己的切入点。
按照规划紧锣密鼓的筹备,今年过完年就开始推进,读博申请基金会执照以及出书,再加上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点燃了沉淀一整年关于趋势、秩序、源流、认知方向的思考,在自己与生俱来的信仰之外,又多了身为长年厮杀在一线的实践派的、最真切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公益作为抓手融合起来,使命就此觉醒。当一个人有使命加持的时候,也意识到时间注意力可以专精到什么程度,以及所谓“四十不惑”是可以把一应资源顺畅丝滑的用到极致,年初的全部规划都按计划完成。
现在的我,看仅仅一年前的自己,好像已经不是一个物种。
理论上,自由的市场中每个人都拥有无限可能,这是主张自由竞争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奥派的观点,这行不行干其他行,活人总不会被饿死,但事实上无限机会只存在前提假定的理论中,我总说每个人都是过往的集合,每个人的出身、眼界见识、认知系统、以及机缘决定了他可选择的机会,目之所及只在认知范围内,而且越是需要耐心和改变认知的决绝的人,越是经受不起冲击,越是犯不起错。
真实的社会就是游戏场,每个玩家入场时都拥有不同的资源,很多城市里的父母容易犯的错误是按照当下的所谓“热门”来教育孩子,怎么流行怎么来,绞尽脑汁的投入到军备竞赛中,事实上,父母应该是终身学习者,要放眼未来、倒推当下来培养,比如先是人类最基础的通识,然后带孩子多跟世界最前沿的人和资讯接触,确保全家一直在向上的通道中;如果开局什么都没有,那么就意味着还处在农业文明时期,有两个代差要跨,只能从最低端的出卖劳力开始,拼死拼活的积累,一点点的往上蹦,要是赶上一个时代的机遇(比如最早改开到处都是机会),可以直接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信息文明,现在城市里的中产都是这种历史级的机遇。
因为文明层级越高,准入门槛的前期积累和投入成本也就越高,且是包含眼界见识、人脉、实战机会、金钱实力、家庭总认知等的系统性投入,因此,现实中越是综合素质低的人越聚集在没有门槛的领域里,这当然造成极度内卷,而且每当经济下行,没经受住冲击的高一阶人被打落回来,更加剧内卷,比如送外卖、开网约车、当群演等等。
其实破局内卷厮杀的路有两条,一是走出去,比如不要内卷,走出即有圈子,跑出国门去需要开发的国家去降维;还有一条是想方设法往上走,只不过更高层次的领域需要大量的投入,时间、耐心、决绝、金钱、人脉等方方面面的投入。
为了突破层级的封印,确实要构建系统,这需要发自内心的强悍的斗志。
如今进入了“乱纪元”,整个世界秩序都在遭受冲击,这种时候蕴含的机遇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而博弈的两大棋手中国和美国都在竭尽全力押注符合自己属性的赛道,美国在点燃科技树,中国在点燃文化树,至于会迸发出什么样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大争之世,各凭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