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个人最大的野心?
发布日期: 2023-12-05
人从本能上会追逐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东西,而价值取向是大脑基于精神结构构建出来的,对,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脑子里的就是真实且正确的,其实都是幻象。
人就是这么个物种,是社交动物,需要“意义”安放灵魂,精神结构塑造赖以生存的幻相,我们躲在其中就会觉得舒适,有安全感,即便是真实发生的一切、以及理性都在证明幻相破灭,但就是不愿意从幻境中醒来。
我总说人是所有过往的集合,精神结构是自己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存在的全部意义,所以叫醒一个人是相当困难、且不讨好的,破幻境相当于破除他存在的意义,很多时候,你以为在帮助、在挽救一个人滑向深渊,殊不知他可能会视你如仇、恨你入骨。
人只能被天启、大部分时候被打醒,而觉醒者首先是把迭代当做快乐源泉的终生学习者。
苏格拉底意识到“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所以会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只有觉醒者,把“不断迭代”当做自己精神结构的根基,把“破我执”当快乐,才是真正的和时间做朋友,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先为己之不可胜”的核心,也是作为一个个体,最大没有之一的野心。
竟然想着永远开拓、当规则制定者。
所以,真正的终生学习者有旺盛的探索欲,表现出来就是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总在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事,总在想未来,并为之在当下就做准备。
回望过去二十年,到处都是机会,其实二十年后回望今天,也是一样,当局者迷,而终生学习者在瞎子摸象的所有人中看得多一点,并形成系统的思维做判断,最关键的是为自己的判断下注。
用实实在在的成本、比如真金白银或时间精力验证自己的判断,才能练出来精微的手感、以及玄之又玄但真实存在的直觉。
书本上的学习可以学到粗糙的大框架,只有躬行履践才能提升颗粒度,而所谓境界,其实就是高分辨率,可以做到对方方面面细微处的把控做到妙之毫巅,就像林帅粟裕指挥作战一样。从书本到大师,从粗糙到精微,每一道门槛都会筛掉好多人,人在这个过程中历练,走到最后自然成为宗师。
现实生活中,陷入困境中的人必然是过去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进而一点点累积成很难逆转的困局,这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解释;还有很多人一惊一乍,本质是对未知焦虑,因为不懂所以对什么是重要什么事紧急没有概念,在他眼里只有处理不完的事,无形中放大小事,因为小事可以看懂,反而放过真正重要的、可能影响全局的大事,就这么累积成困境。
“这些人把千秋万代挂在嘴边掩饰自己对眼下走投无路的恐惧”,李安深刻到让人有骨子里的战栗。
其实古今中外,所有文明、所有智者、所有教诲都指向同一条,也是终极解决方案,就是:待己如仇、终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