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谈谈庙算

发布日期: 2023-11-05

在这个庞杂的世界中,每个个体都是在盲人摸象,资源依赖于制度、系统来分配,往往符合二八定律,在所有摸象的盲人中,对于真实了解的多一点,就会多一分优势,而资源有很大概率会因为这一分优势会成倍甚至十几倍的集中。

判断复杂的事物,往往有简单的模型,芒格有格栅理论,马斯克有第一性原理,都是很底层的东西,他们以此判定符合自己系统的事,不符合的就不去碰,所以失败无所谓,只要胜率够高,就能笑到最后。

所以我才反复强调,要吸收人类那些最本质的东西,构建自己的系统。

而构建系统在于分辨率极高的自我认知上,每个个体在其生存环境中都有最合适的求存之道,找出来自己内在的驱动力,如果每天都有了解自己的日课,比如冥想、时间记录、反省日志、盘点资源等等,会根据自己的内在驱动力来预判某个场景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回报,这些可能出现的场景是个体的生存策略和现实互动的可能性,当现实真的发生时,你其实已经预演了很多次,这就是人生的兵棋推演。

你有过无数准备,机会出现你想饿狼一样扑上去紧紧咬住,这只是表象,真实是你已经在无数次的语言中形成本能,所以才会在其他人都没意识到发生什么时抓住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几次之后就成了不可逆之势。

先为己之不可胜。

这社会的终极矛盾是:个体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和供给有限。

而善于利用现有资源来掌握话语权是真的高手。

举例,做过供应链的人都清楚,从零铺设一个供应链体系是多么困难,需要的成本是多么高。所以,一个新产品面世的时候,最初都利用代理机制,其实就是借用现成的流通体系。

我们在判断趋势、研究政策的时候,需要把握的一条大逻辑就是:政府决策比商业决策更追求稳妥,因为其政策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追求效率,更要能触达大众、广泛理解到位、以起到快速调动社会资源的作用,所以,在传达和推行政策的时候经常会利用现有的力量,旧瓶装新酒。

高明的决策者善于充分利用旧有的材料和资源来讲述全新的故事,他们对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构建体系的各种问题,有着惊人的洞察力,然后把旧材料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而现实中最常见的反应却是:当环境变化时,大多人对不理解的事物、对变化和不适应会本能的愤怒,并通过愤怒来维护自己的偏见、或掩饰自己无知的恐慌。

愤怒往往源于自己的无能为力!

庙算多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