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学不得法是因为思维就不对

发布日期: 2023-10-31

强悍的大脑塑造能力是恒久的竞争优势。

我特意用了比较精准的说法“大脑塑造”,读书壮游见高人+实践体验历万事,统统都在塑造大脑,游戏娱乐刷短视频也在塑造大脑,这就是把控信息摄入质量的意义了,“强悍的大脑塑造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认知提升的速度是大众的好多倍,这包括有高人指导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自身的资质、勤奋和心力。

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工业时代、适合流水线标准作业的产物,借助这套体系,我们国家在建国以来几十年内就帮十几亿人民完成了扫盲,变成了能融入现代社会的一份子,不得不说流水线教育居功至伟,在有限资源下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规模的教育普及。

但流水线式的教育设定就是标准答案,这就造成更大规模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标准答案思维,需要确定性的目标、进度和反馈,但现实社会很明显是复杂、不确定的,这就造成相当多的人不适应,即便进入职场,也只能干固定岗位、有明确工作条件和要求的工作,这种思维就这么影响一生。

标准答案思维的影响在方方面面,比如推崇权威,不会提问,没有自主性,不会主动探索,不会深入思考,不懂得学以致用,而对应的,怀疑思维、提问、独立探索、深度思考、以及知行合一,就是真正的认知提升啊。

我在带弟子、以及和很多年轻人交流时,发现标准答案式思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不以家境好坏、度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有所差别,可见凡是在这个大教育系统里的,都被教育成螺丝钉型单一作用的物品,说实在的,我越来越庆幸自己在上学时是学渣,因为从心里就和被单一塑造格格不入啊。

所以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出生就开始了,把想要灌输的理念通过构建场景在日复一日中潜移默化的种进骨血里,不遗余力的鼓励探索,保护好奇心,成绩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怎么应对成绩就比较重要,如何跟老师同学以及大集体相处,如何共情以及关照情绪、甚至顺应情绪,还有我做家长的要给反馈,注意,惩罚或表扬都不正确,而是反馈,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给出细节丰富的评价,好好在哪里,坏坏在哪里以及改进建议。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父母能做的就是做好表率作用,耳濡目染,鼓励保护孩子的独立探索和思考,以及最重要的适时反馈,在成年的时候,孩子已经娴熟的掌握自我迭代技能,甚至已经是本能。

帮助培养习惯远远胜于说教,再好的道理也没用,变成习惯才是真帮人。

所以想要成为创新型、或者卓越者的年轻人,就得下大决心刻意炼脑,先“拔毒”,再养成有利于进化的思维系统。

再次宣扬“记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得通过记录全面了解自己,有效改变建立在充分自知上,然后就是把好认知变成习惯了。

好的家长或老师能做的,就是规划学习路径、以及给即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