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小人咋办?
发布日期: 2023-10-25
当好人、做君子、认真做事的总是失败,那做好人、当君子、认真做事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没有意义,这个世界也不会存在了,世界运转良好,就说明好人君子还是青天白日,小人是见光死的魑魅魍魉,这就是症结所在了,如何斗小人?
先回顾一个中学学过的故事。
“西门豹见魏文侯”,西门豹是有名的贤者、改革家,魏文侯也是励精图治开明大气的君王,西门豹治理邺地。述职考评的时候,第一年所有人都说他不好,第二年所有人都说他好,西门豹见到魏文侯当面说,在地方,他第一年是一心为民、有利魏国的好官,第二年却压榨民力、不利国家,只不过悉心爱民谋发展,当然没时间打点文侯身边人,说坏话的就多,横征暴敛、贪赃枉法,收刮所得能拿来贿赂近侍,唱赞歌的就多。
那么站在魏文侯的立场,所有大臣都做个好官,才最符合魏国的利益,也符合文侯家族自己的利益,但人在那个位置,一是不可能明察秋毫,二是要受情感左右。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决策拍板者的见识和明断了。
需要通透人性,洞察人心,还要不受情感左右的做正确(维护自己真正利益)的事。
克制自己的虚荣,远离拍马屁可以提供巨大情绪价值的谗佞弄臣,重用一批像魏征一样整天给自己提意见、无聊至极、但有利于大局的能干的人,所谓“亲贤臣、远小人”。
绝对的、极致的逆人性啊,所以做到的就是载入史册的明君,比如唐太宗。
小人精致利己,在系统内攫取最大利益,像癌细胞一样,为宿主带来巨大伤害,那一样的道理,小人这种癌细胞的“克星”,正是系统的清明、小人没有发展的空间,以及外界力量对系统形成的生存压力。
先说外界,比如北宋后期,有徽宗这样一个“昏君”,奸相横行,“庙堂”之上,君子无法生存,任何清流,不贪张枉法,不贪污行贿,都无法在系统里生存下来所以很快,北宋这具躯壳就被癌细胞侵占,外力一触就倒,女真人杀进来,整个北宋朝堂一扫而空,康王赵构意识到重建清明环境,后来作为高宗,他事实上做的不错的。
贤臣和佞臣平衡的很好,君王属性和情绪属性都兼顾到了。
任何系统,都有崩溃的一刻,就是决策者由于各种原因,做不到大利高于私利。
一个系统,只要小人侵占到君子的生存空间,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
反过来,也只有系统走向崩溃,才有可能为了自救摒除小人。
“居安思危”“忘战必危”都是这个意思。
系统中,君子和小人的竞争虽然经常处于劣势,但天道就是如此,周期性的驱赶小人,拔高君子。
大多数情况下,考验最终拍板者的,就是洞察并维持君子小人平衡的能力。
嘉靖、乾隆、赵构其实都是做的很好的,刘邦、汉文、唐宗、宋祖、康熙,都是最终拍板者的巅峰,而汉武、正德都是做的差的,明末那位更是典型,累死累活按君子要求自己要求大众,折了。
阴阳同在的,都得有,最精粹的是星爷在《九品芝麻官》里说的那句:“贪官坏,清官得比贪官更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