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智能红利
发布日期: 2023-10-22
信息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知识架构、学习途径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渊博依然是令人尊崇的褒义词,却远没有原来那种如敬神明的高山仰止,因为移动互联网让所有人都携带了整个世界的信息,随用随调就是。
我甚至听过有小朋友说过有了度娘还学什么习,还有的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全靠复制粘贴来完成文案、报告或其它工作内容,如今的ChatGPT更是能写无法分辨、极高质量的论文,高科技带来便利,应用得当很容易就完成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然后就有大把的时间玩乐,生活似乎很不错,前景似乎很美好。
事实上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存储信息,而我们却没有现成的谷歌或百度来连接这些信息,大脑到底是怎样的奥秘,人类的研究虽然有了很多成果,但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甚至可以说还处于皮毛阶段,眼下所有关于大脑的研究结果还在待证伪,甚至是不知从何证伪,所以有说法就是“大脑学界缺一个牛顿”,也正因为如此,但凡涉及大脑的问题,我只敢讲自己亲身验证的经历,以结果为导向,穷举有此结果所有的实践过程。
比方说我现在有把控大脑挺轻松的结果,却无法肯定瑜伽、锻炼、饮食、起居、甚至与人的接触到底是哪部分在起作用,没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只能给全盘建议,不能保证结果,惟有时间记录和反省日志在效率提升和克己修身方面有相当明确效果,才敢做确定性的推荐,我的弟子这两样是必修课,也是门槛。
在我看来,凡是跟医学、生物科学、尤其是心理、精神方面,因人而异,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最靠谱的就是行动、然后在经历中转化成属于自己的精华,这点精华我们通常叫做智慧,而这个过程就是融会贯通。
“智慧”就是我们大脑的谷歌或度娘,就是说大脑的检索工具是我们成长的经历、储存的信息加上不停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炼成的。
智慧和智慧的叠加就会自成体系,那些宗师泰斗们就是有足够的智慧融在一处进而开山立派,而就如阳明先生说的“人人皆可成尧舜”。
宗师也是从仿效开始、然后结合自身情况不断精进、最终登上顶峰,我们也必须立足于自身,从仿效开始积累,而仿效无非就是照搬一些看似是知识、实则是信息存入大脑,然后在行动中吸收,用的时候才是知识,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智慧,这就是修行之路,即便是双胞胎也是截然不同的认知、经历,怎么可能有普度众生的进阶方法?!
如果有,那也只是一条:自己干去!
由此可知,那些以为有了互联网就可以不用学习的人们,就好像一个信息搬运工,每天过手无数珍宝最终空空如也,放弃了自我进阶之路,还洋洋自得于轻松便利,殊不知,修行哪有坦途!
行动派在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在于行动中总结的技能偏向于最务实、最具效果,科技的迭代给了我们快速行动最大的红利,互联网又将学术门槛降到了最低,此消彼长,于是笨人们有了前所未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