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谈学习(终)

发布日期: 2023-10-19

“学习”的解构,拆开来看,“学”是大脑认知的不断拓展,“习”就是练上身,“学习”本身就是信息摄入和行动都有的知行合一,合一才能有最佳效果。

现实中,“学”和“习”分离的情况却比比皆是。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行在知前,瞎打乱撞,还有很多认为“读书无用”的生意人,都是国家发展红利的幸运儿,赶上开拓的好时候,行动的力量被放大,但我们这些人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不是“学”不重要,而是欧美国家已经做过了,我们只要照抄就行,如果不赶紧补足知行差距,就会遭到巨大反噬,所谓“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亏回去”,就是如此。

还有就是知在行前的,大部分受教育系统训练出来的人都是如此,长达至少13年的学校教育,是“学”远远大于“习”的,这就客观造成知行严重不合一,说起理论一套接一套,但就像背书机器,并没有经过实战练上身成为自己的东西。

不管是哪种情况,知行不合一就会造成严重内耗,甚至会扭曲,那么在刻意训练自身的时候,就要把时间精力投注在知行合一上,比如看到触动自己的道理,就该马上用起来;实战多的人,要有意识的多读书。

相信我,这种程度的知行不合一是自身层面的,属于可掌控层面,还可以通过刻苦努力补足,还有很多是客观上造成的“学”和“习”之间的无法看齐,比如伴随着城镇化很多农民工到了大城市打工生活,尤其是一些给富人当保姆的人,“学”到了另一个世界的生存方式,但却没条件“习”得,人的大脑就是这样,也是最残酷之处,见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来城市的农民工再也回不到原来农村的生活了。

我在找共进退的伙伴、或者收弟子的时候,是要反复讲清楚未知世界的困难,以及突出磨难细节来一遍又一遍的劝退的,因为人之上进本身就是逆天而行,是要挫骨削皮也大概率失败的,而所谓“幸福”可能就是因为“无知”,与之相对的,“痛苦”恰恰是见到了却不可得,“学”到而“习”不得。

改变人生就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还大概率不成),所以往往需要具备享受痛苦、追求自虐性格特质的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信息时代让他们轻易“学”到,却眼睁睁的无法“习”得,连“无知”的权利也被剥夺,没有选择,这就是天道的最残酷处。

所以,我不管公开的写作,还是面对面的交流,直降真实,这客观上就是在挑人,不做教育,只做筛选。

人各有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