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源的东西

发布日期: 2023-09-23

有些根本的大道规则是超脱时间空间的存在,不管在这广袤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比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还有热力学第二定律,当然也会超脱人类、社会、文明、以及文字,人类文明这几千年的发展可以说就是一点点发现(注意不是发明)这些大道理的过程。

但反过来,站在人类的立场,脱离人类这个物种的学问也没啥意义,因为“意义”本身就是人类存在的根基,是,数学、质能方程、热力第二定律等等规则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就存在,但也只有人类发现、命名、然后用在族群文明发展上才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再理解阳明先生的“岩中花树”,再渺小的个体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落到自身的学问对自身才有大意义。

这也是我反复强调“认知练上身”的原因所在,再大的学问也得适合自己不是么?

轴心时代全世界各地的思想祖师们悟到了一些“道”,暂时用老子的说法“无法用文字形容,勉强命名为道”,就用各自的方法教了一些学生,教的是什么呢?人类这个族群和天道相融的可能性路径,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理解再代代相传,慢慢形成了如今全世界几大思想派系,所有人类在解决温饱之后想要探寻一些“终极智慧”,就可以按符合自己机缘的路来走。

所以对于一个纯粹的“修行者”来说,探寻“终极智慧”是唯一的、且源源不断的自我驱动,“心”被称为“方寸福田”,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在灌溉福田,读好书、揽美景、访高人,这些都是在让福田更加丰盈明亮,从而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醇厚的能量场,温润如玉、如沐春风就是修行到位呈现出来的结果。

对我来说,自从确立了此生“修行”的大道之后,人生本质上其实就只剩两件事:问心、以及事功,心性需在事上磨,比如这每天的写作,是每天所有经历的、在事上的所思所想,这就是在问心、且把过程记录在案,问心事功一体两面、相互打磨。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立身大道,你信奉的那个“道理”就是你存在的意义,也是问心事功的标准和依仗,问心无丝毫愧疚,则不论结果;反过来道心有亏,哪怕再有世俗的物质充裕,也不过是行尸一具。